雅鲁藏布江流经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时,江畔的林地顺着河道的方向延伸,在植被稀少的高原山谷中铺陈出一片绿色。山南市扎囊县63岁的藏族老人边久,行走在沿江林带中,他孩童时期的梦想已成为现实。
“以前,江边上一棵树都没有。”边久说,那时每到冬春时节,河道裸露,时常风沙肆虐。种好的庄稼总是被埋在沙里,或是被大风吹掉。
边久记得,在江边种树曾经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小时候,只有乡亲们在院中精心照料的零星树苗能存活。一天,边久心血来潮,放羊时在休息的山坡上插了几条柳枝。在他的照料下,这些柳枝竟然长成了柳树,他很开心。
1967年,一个名叫李纯禄的年轻人从农校毕业来到了西藏。赶赴工作地点山南的路上,他被漫天黄沙吹得灰头土脸。他看着江边开阔的沙地想:“要是有片树荫就好了。”
1982年,李纯禄被调到山南市农牧局林业科,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沙滩上种更多树。当时,不少人说他是“异想天开”。
种树不能蛮干。李纯禄组织技术人员反复调查,有时坐上羊皮筏子,漂流在江面查看水情;有时爬上山头,观察地形和江水流向。他曾跳进混着污泥的江水中察看树苗的情况,也曾在发现幼树扛过了天灾考验后,与同事们忘情载歌载舞。
1984年,约800亩实验林试种成功,人们终于摸索出了在江边种树的方法。
“当地的老百姓开心极了,时常邀请我去家里做客,请教如何种树。”回忆当年,李纯禄说。
这是雅鲁藏布江中游防护林建设的开始。
1990年,造林规模扩大,边久被主持造林工作的李纯禄选为带头人之一,和12名村民一起承包沿江的种树工程。起初,参与造林只被人们当成增收的“副业”。但由于防护林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减轻了农业灾害,作物产量提升,草场也逐渐扩大,群众种树的积极性日渐高涨。
边久一直记得一件小事:那时在他的家乡扎囊县很难吃到水果,他就买了桃苗和苹果苗种在自家后院,后来竟长出了许多果子。边久嘱咐妻子将果子分给村里的孩子们,第一次吃到苹果的孩子们,甜得展开了笑脸。
高原小村落里,种树的想法像一颗种子,就这样播撒、发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种树。
李纯禄退休后,当年那些畅想着在沙地乘凉的人们,继续托起了这个梦。200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边久在老家的沙砾地里建起了自己的苗圃。如今,他的孩子也接过父辈的“接力棒”继续造林。
40多年来,山南造林4500多万株,探索积累了大量在高寒干旱地区造林治沙的科技成果,实施了万亩苗圃基地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一双长160多公里、平均宽1.8公里的“绿色巨手”,托护着奔腾的雅江蜿蜒向东。
种一树,成一片,追一梦。绿荫在雅江两岸不断延伸,沙地乘凉梦已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