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向往 本报通讯员 戎可
“在林学这个大学科里,最生动鲜活、最令人瞩目、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奔跑跳跃在丛林间的生灵,它们的生存质量关系到整体环境的质量,甚至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该予以重视和研究。”提及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野生动物专家马建章这样说。
为培养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1960年,马建章等老一辈野生动物专家在东北林业大学牵头创建了我国首个野生动物专业(现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科研种子就是在这里扎根并开花结果的。
科研工作在于坚持
野生动物专业创建之初,面临的是“三无”现实:无资金、无师资、无教材。凭借对野生动物研究的满腔热情、执着的科研精神,马建章和同事们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积极引进人才,一边编写教学大纲和讲义。就这样,我国首个野生动物专业扬帆启航了,首批学生只有28人。
经过60年的发展壮大,野生动物专业几经调整,于1980年壮大为野生动物系,1992年发展为野生动物资源学院。2019年,“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更名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改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初心。60年来,学院培养了7000多名野生动物生态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疫源疫病控制、生态安全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推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事业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2020年,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团队入选国家林草局林草科技创新团队。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团队带头人、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院长邹红菲说:“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是项艰苦卓绝的事业,也是最能锻炼人意志的。唯有坚持初心,方能继往开来。”
继承了老一辈执着的科学家精神,团队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已迅速成长为一支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
多年来,团队先后牵头成立了国家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生动物保护国家创新联盟、自然保护地国家创新联盟、生物安全防控国家创新联盟。依托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和上述科研平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主持了集约化农业背景下松嫩平原鹤类行为的渐进式响应机制研究、藏东南地区星鸦等分散贮藏动物对华山松种子命运的影响、花鼠营养与种群对生境异质化过程的渐进式响应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松鼠分散贮藏行为》《大天鹅》等学术专著4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5项。
科研生命在于创新
邹红菲认为,科研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融合发展,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才能不断提升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能力。
遵循这一理念,团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领域构建起全链条覆盖的创新研究格局,形成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医学3个稳定的创新研究方向。
就地保护是以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基地,关注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种保护和典型生态系统恢复问题。东北平原湿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30年来,这些自然保护地都留下了团队研究的足迹。团队从2000年开始,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开展鹤类行为生态学和鹤类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其科技成果为我国东北地区湿地自然保护地的宏观规划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力推动了我国鹤类、鹳类等水鸟以及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2019年,团队的研究成果《火烧后扎龙湿地补水恢复背景下丹顶鹤的生态响应与管理研究》获得梁希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迁地保护是以救护繁育中心、动物园为基地,以东北虎、麝鹿类等珍稀濒危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攻关野生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饲养繁育等迁地保护的核心难题。团队通过与深圳华大基因开展深度合作,在濒危野生动物致危的分子机制、物种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进化等热点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创新性成果。近10年来,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野生动物法医学的发展。野生动物利用监管与象牙、犀牛角等执法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成果极大促进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的物证鉴定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保护野生动物,关系到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团队长期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医学的研究,在野生动物流行病溯源、预警和防控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为我国生态安全预警监测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团队自2003年参与SARS病毒溯源研究起,丰富了预警与溯源新理论和新技术,自主研发了全球领先的《领航者》野生动物空间流行病学研究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团队在2018年1月提前7个月对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进行了预警。研究内容被国家决策部门在制定全国非洲猪瘟防控计划中全部采纳。
针对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领域的战略重点,邹红菲表示,团队将继续创新研究,用科研成果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建言献策,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同时,以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