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 中国林业网
  • 2020/12/02

【字体

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2019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较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较2015年下降3.4个百分点,草原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

  “十三五”以来,我国草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深入实施,草原生态质量明显提高。2019年,据国家林草局监测,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较201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突破11亿吨;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降至10.1%,较2015年下降3.4个百分点。草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我国是一个草原资源大国,天然草原在全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其中约80%的天然草原集中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草原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草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资源。
  机构改革后,将原农业部的草原监督管理职责整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内设草原管理司。在国家层面,草原行政管理机构的层级得到大幅提升,充分体现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突出了草原保护修复,理顺了草原管理体制,为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体制基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全面推进草原各项工作。
  强化草原工作顶层设计。一是认真组织起草《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二是加快推进《草原法》修改工作,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纳入进来。三是组织编制《全国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各地共划定基本草原面积近38亿亩。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2016-2020年,实施了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国草原禁牧面积12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6亿亩,减轻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
  严格草原监督管理。2016-2019年全国累计查处破坏草原案件4万起,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562起。组织开展了“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摸排和打击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使用草原等各种草原违法行为。
  组织实施草原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区内植被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程区内草原植被盖度比非工程区平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单位面积鲜草产量显著提高。2019年在河北、内蒙古等8省(区)开展了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安排中央资金10.2亿元,开展人工种草修复、有害生物防治等面积2300多万亩。
  积极推进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2019年全国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投入经费2.34亿元,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1.4亿亩。成立了国家林草局草原蝗虫防治指挥部,组建了专家指导组,有效应对草原蝗灾和沙漠蝗威胁。
  探索建立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在河北、内蒙古等11个省(区)选择了39处草原自然公园开展了试点建设,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实现途径,在草原保护修复模式、管理利用机制、自然教育和科研监测体系等方面开展探索。
  展望“十四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抓好《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推进草原休养生息,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促进草原自然恢复,提高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一篇:最高检:从严从快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下一篇:禁止乱采滥挖 保护兰科植物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