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林下“生金” 致富有“道”

  • 中国林业网
  • 2019/11/06

【字体

林下“生金” 致富有“道”

——林芝市推动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一瞥

每年八九月是林芝松茸、羊肚菌的丰产期,新上市的林下产品带动消费市场一片火热。 图为林芝市某农贸市场松茸交易一角 记者 史金茹 张猛 摄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林区重要的物质财富。

八九月的林芝,水草丰美,菌子飘香。每年到这个季节,也是当地农牧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采“菇子”、卖“菇子”、尝“菇子”的时候。

近年来,为了加快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林芝市在林业发展相关政策指导下,逐步克服市场管理松散、生产技术水平偏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等短板,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经营,借助本地丰厚的林下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积极推进林下资源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红利”。

靠“捡”也能发家致富

九月的一天,刚刚下过雨,空气中还有些潮湿。家住林芝市鲁朗镇的扎西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带着干粮和工具,骑着摩托车进山捡“菇子”了。

走在森林里的扎西很快被露水打湿了裤脚,但他丝毫不在意,依然仔细地搜寻着每一个可能长“菇子”的地方。

“松茸一般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丛林里,尤其是青冈树底下的松茸数量最多。”扎西一边搜寻一边与记者交谈。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扎西大声喊了起来:“有了,看,这里有一棵松茸。”根茎粗壮、伞叶肥厚,看到这棵大松茸,扎西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情。

只见他一只手用采收工具撬开松茸周围的泥土,另一只手轻轻握住菌柄,小心翼翼地摘下“菇子”,然后用竹片除去松茸上的泥土及其他杂质后,才把松茸放进篓子里。

在成功寻得第一棵松茸后,更多的松茸也接二连三地被扎西收入囊中……太阳偏西了,几个小时忙碌下来,扎西满载而归:“今天运气好,大概捡了2公斤。”

在采“菇子”的过程中,扎西还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采集”历程:“从小我就生活在这里,以前采松茸主要是自己吃,现在我们采‘菇主要是用来卖钱。”去年,单靠卖松茸扎西就收入了5000多元。此外,天麻、羊肚菌等资源也为他带来4000元的收入。

日升而出,日落而归;饿了吃干粮,累了坐在树下休息。靠着林下资源的收入以及多年的存款,扎西去年还在村里开起了家庭旅馆。

吃上林下“旅游饭”

国庆假期,李子明和朋友从成都驾车来到工布江达县巴松错景区,准备与大自然来一场浪漫邂逅。李子明之前曾参加过巴松错的森林露营,印象深刻。“这地方空气好,景色美,随便拍一张照片都可以用来做手机‘壁纸’。”这次他和朋友们准备去附近的山上采摘一些野生菌烤着吃,还准备带些回去给家里的亲戚朋友。

顺着巴松错边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进入茂密的山林深处,可以听见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循着这声音,记者看到,青山林木之中,一群游客在当地农牧民的带领下正在采摘野生菌,体味采摘和野外的乐趣。游客给“引路人”一天150元到200元不等的费用,当然,在家庭旅馆的住宿费用另算。

“发展林下经济仅是第一步,利用现有的林下经济发展旅游,逐步形成集餐饮、住宿、采摘、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农家乐,才能真正带动周边更多的百姓一起致富。”巴松错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学种植促增收

如何让“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协调发展?近年来,林芝市大力发展林下综合种植业,走“政府+企业+农户+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摸索出了一套林下资源生产技术规程和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今年的羊肚菌长势不错,已经收了两茬,现在只剩下一些还没长大的小菌子了。”在波密县扎木镇巴琼村村民嘎松罗布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的大棚基地。

两亩左右的大棚里,长着珍贵的羊肚菌。每个菌架的旁边都放着一个“营养袋”,专门为羊肚菌生长输送养分。“在每个羊肚菌生长的土里,还埋着一个菌包。”嘎松罗布告诉记者,菌包里装的是从野生羊肚菌里提取出来的菌种。

为了满足羊肚菌生长所需环境,嘎松罗布还在大棚里安了遮阳网。“除去2个简易大棚和遮阳网的成本,两亩羊肚菌第一年的纯收入大概有1万多元,而第二年纯收入可能有3、4万元。”谈起今年羊肚菌的收益,嘎松罗布的心情格外愉悦。

羊肚菌、天麻……这些名贵物种的培育,不仅让嘎松罗布的腰包渐渐鼓起来,还促进了周边百姓增收致富。

前几年,嘎松罗布成立了波密县扎木镇巴琼村嘎隆沟林下资源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目前已吸纳16户百姓一起种植、管理,带动了8户贫困户增收。(记者 张猛 史金茹)



上一篇:林芝推动林下资源产业化发展 下一篇:风沙少了,腰包鼓了…… 西藏扎囊县打出“生态+扶贫”组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