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柏是我区特有植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代表物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社会价值。但其分布区域狭窄,野外种群分散且数量少,极易受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日前,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在林芝市朗县启动了巨柏野外回归种群恢复工程。启动仪式上,北京林业大学和西藏林木科学研究院签署了乡土树种资源开发与保护合作研究协议。
我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38种
植物深刻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野生植物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野生植物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遗传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强野生植物保护,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西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我区共有高等植物6600余种,其中维管束植物5900多种,苔藓植物700多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38种,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40种,另有214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内。
“我区通过完善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野生植物野外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展野生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摸清全区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原生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野生植物保护事业。”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已建立60处林草系统自然保护区、3处国际重要湿地、2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9处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约43.5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35.66%,使我区野生植物资源和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保护。”
人工繁育种苗可支撑巨柏的野外回归
巨柏是我区特有植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代表物种之一,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但是,其分布区域狭窄,仅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朗县至米林的沿江地段,巴宜区和波密县易贡乡有零星分布。野外种群分散且数量少,且极易受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巨柏野外回归种群恢复工程是探索西藏高原珍稀特有保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新举措。”该负责人介绍,“我区区、市、县三级林草部门通过长期探索,成功掌握巨柏人工培育、扩繁技术,目前,技术规范成熟,人工繁育的种苗数量已达6万余株,可按需求增加繁育数量,人工繁育种苗已可以支撑和满足巨柏的野外回归。”
巨柏野外回归方案由北京林业大学协助制定,巨柏野外回归种群恢复工程按7年生、5年生和3年生等不同的苗龄,回归巨柏苗13800株,增加巨柏野外种群数量,建立具有足够的遗传资源来适应进化改变、可自然维持和更新的种群。“此次巨柏的野外回归工程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区野生植物资源管理变化,从保护向保护与修复并重的转变,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增加了新模式、新措施。”该负责人说。
回归并不是目的,接下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将会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按照严格保护,世代传承,生态为民,科学利用的原则,加强重点野生植物野外资源的保护管理,实施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促进野生植物培育利用产业的发展,实现野生植物种群在野外的可持续生存,保护与之相关的其他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使野生植物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