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治理新西藏指明方向

  • 中国西藏新闻网
  • 本站编辑
  • 2019/07/15

【字体

为建设治理新西藏指明方向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发展论坛贺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6月4日给“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发来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同西藏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厚情感。

6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对西藏工作“慎重稳进”“抓好民族和宗教两件大事”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和从实际出发的英明决策,对西藏现在和将来的工作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发来的贺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建设治理新西藏指明了方向,是西藏现在和未来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对西藏区域地位的正确定位。习近平主席根据西藏的特殊性与独特性的区情指出:“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心地,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边疆民族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言简意赅的话语中,用四个“重要”来评价西藏在伟大祖国的区位、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国防等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作用。

一、“希望抓住发展机遇”是人间万事成败得失的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人间万事成败得失的真理。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教导,一是继续发挥藏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与团结奋进、守望相助的传统优势;二是抓住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逐年加大投入的机遇;三是珍惜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机遇。

二、“建设美丽幸福西藏”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所想所望

藏民族心目中的美丽幸福是向往宽松、自由、愉快、没有痛苦、没有悲伤的社会环境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兽欢腾,读书声、劳动欢歌喜笑声响彻雪山草原、村寨牧场的生活环境。我们世世代代追求向往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就是藏族人民所想所盼所要的东西。党和国家的英明领袖说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心里话。

三、“繁荣优秀传统文化”符合藏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特点规律

创造文化、保护生态是藏民族得心应手、经验丰富的优势。本人于2007年11月1日向党的十六届中央领导提出过藏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在文化立区立县上的建议,符合藏民族千年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特点规律,符合藏族历史文化背景,符合藏区实际。向中央提出这个建议的根据,是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衰则民族衰这一历史哲理和从藏区特殊的区域地位、自然地理、文化传统、生态资源、生态屏障等实情出发的,现在终于实现了这个期盼已久的心愿。

藏文化是藏民族的灵魂血脉,是藏民族赖以生存、延续、发展、进步的根基源泉与生机活力,是藏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特征。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用。藏文化是藏区的生产力,是藏民族的智慧、财富、动力。文化繁荣可以促进社会精神物质繁荣,文化兴盛能够增进民族凝聚力,激发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抓文化就是抓民心,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长治久安,抓文化就是抓住了藏民族生存延续兴旺的生机活力。

藏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古老的不断积累延续至今的文化之一。它以博大精深、特色鲜明、多姿多彩、辉煌灿烂之优势,成为世界关注喜爱学习研究的朝阳文化。藏文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在为中华文化增添异彩,同样可以代表中华文化对外交流;藏文化是藏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资源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我们在繁荣优秀民族文化时,应该深刻领会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演讲中指出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如果居高临下看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总书记的这段话是了解各种文化的真谛,用平等、谦虚的态度看待各民族文化的一种正确文化观。放在国内,这段话同样适用。西藏和周边藏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角度,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两条同样重要。繁荣民族优秀文化,必须重视学习使用发展民族语言文字。让藏族后代用熟知的母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传承优秀文化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这是国家法律、中央政策赋予公民的权利。我们坚信藏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会忠于中央、忠于宪法、依法治藏。

四、“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给藏区指明了永续发展道路

青藏高原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众山之源、江河之源、生态之源、气候之源和地球的制高点,这里的生态环境安全是全国、亚洲乃至全球利益所在。

保护高原生态环境,要尊重借鉴藏民族沿袭千年的保护自然生态理念:人与自然万物同在一个环境内生存,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是共同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人类要珍爱一切生物,尊重爱惜一切生命,人要融入自然、顺应自然、爱护珍惜善待自然界的一切,把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享用为快,这些都是藏民族保护自然的理念意识。藏民族自然生态观在传统绘画《四睦和瑞》《六长寿》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于2009年3月12日呈给国务院的《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15条措施》得到重视认可采纳;2013年9月上书国务院的《对制定出台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政策的七点建议》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视,体现在上报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这两个建议主观愿望是对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起到可操作性的参考作用。

五、“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是中央的英明决策

本人于2007年11月1日向中央提出《加大藏区对外开发力度的建议》中说:“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没有因开放而出现国家解体、社会动乱、民族分裂的现象。”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践证明:“开放危险、封闭保险”观点是错误的,开放会导致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影响稳定的担忧是多余多虑的。相反,长期封闭、不敢开放,人们就有各种想法,别人就有多种说法,百姓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知己而不知彼。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哲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体现了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充分信任。我们相信,西藏和周边藏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会认真领会和忠实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尤其深刻领会“更加积极开放”“广泛交流合作”十二个字的含义。

藏区基础建设落后,经济总量少,发展速度慢,现代化生产体系与产业结构起步晚,市场经济发育缓慢,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严重不足,许多建设依靠国家投入,百姓的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市场与政府的两只手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我们要做的是:多方引进人才、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整合资源,落实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开放领域,加强开放安全,优化开放结构,提升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形成互利共赢,把“引进来”“走出去”结合起来,亟待于加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能力的训练。

西藏对外交流合作潜力大范围广内容多,而且对外吸引力也很大。藏文化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大有作为,可以发挥特殊作用。对于这方面, 2017年5月15日《藏人文化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登载交流的《藏族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大有作为》一文,是本人对这方面的见解思路。

六、“描绘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画卷”是人民领袖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新时代是新的征途。西藏各族人民不能辜负习近平主席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要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描绘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画卷。我们在依靠国家支援与兄弟省市帮助的同时,还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守望相助,激发内生活力,把新时代西藏发展最新最美的画卷展示给世人,不辜负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期望。


上一篇:西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深入开展 下一篇: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