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富民利民的关系
——七论以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做好我区经济工作
雪山草原、蓝天白云、碧水阳光,是大自然对西藏的最大馈赠。建设美丽西藏,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建设美丽西藏,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西藏的内在要求,是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不竭源泉。
翻开西藏生态保护的成绩单,主要城镇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7.5%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生态系统整体稳定,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维持,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天蓝、地绿、水清,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雪域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得益于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富民利民的关系的生动实践。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作为重大使命,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工作强度、惠民广度,推动生态文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增收致富。
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富民利民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民生本质,抓住了我区未来发展、长远发展的根本。这一根本方法,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持走保护优先、建设并重的路子,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一体推进、同步发展,让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中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实现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算的是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
当前,我区正处于加紧生态功能区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建设美丽西藏,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我们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富民利民的关系,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不移担负起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作贡献的政治责任。要坚持主动治理,突出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下转第三版)
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人人出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与富民利民,既相互关联、相互依托,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建设美丽西藏,是不断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现实需要。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立足特色,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旅游、文化、特色食品、天然饮用水以及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绿色低碳经济,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区良好形象的切入点、成为我们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贡献的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