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喀则市区出发,沿204省道西行不久,便进入谢通门县境内。道路两旁,绿树掩映,草木葱翠,盎然绿意扑面而来。
走在县城里,放眼望去,满目皆绿,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穿行其间,犹如置身一座大公园。脑海里立即闪过一个念头——谢通门变“绿”了!
很难想象,几年前树少、草少、花少,一刮大风,尘土漫天的谢通门,如今“绿衣”满城披。
2013年以来,谢通门县围绕打造美丽县城的目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行动,仅仅几年时间,增林添绿,城因林而秀。
一组组数据可以窥见一斑:重点区域工程实施造林6155.6亩;拉萨周边造林工程实施造林12645.6亩、封山育林32200亩;防沙治沙工程实施47240亩;防护栏体系建设工程实施9669.9亩;“两江四河”项目实施造林4509.4亩;县城绿化面积达400余亩……
方向明,动力足。在进行县城新区规划时,谢通门坚持规划先行,把做好县城绿化工作、改善人居环境考虑在内,作出了新的部署——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未来的谢通门,不再只有钢筋水泥,还有绿树成荫、天朗气清、鸟语花香、宜居乐居。
按照一年种、二年绿、三年美的工作思路,依循县城道路格局,谢通门投入资金4695.11万元,完成县城绿化400余亩,推进全县绿化工作。
“在点上,我们见土钉绿、院子披绿、沿路补绿。在线上,我们绿随路建、有路皆绿,因路配树、因景配绿,营造了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道路绿化效果。”谢通门县林业局局长边巴次仁说。
垂柳、白皮松、榆树、雪松、侧柏、虞美人、花菱草、三叶草、孔雀草……行驶在县城新区道路上,处处可见如此的绿色“新景”。仅几年时间,谢通门县满眼皆绿。
变化的背后有许多艰辛的探索。谢通门县平均海拔4300米,在高海拔地区种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怎样把树种活?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课题。结合实践,谢通门积极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科学选种,遵循先试点后推行的方法论,谢通门从2014年始,引进37个绿化品种,成活率均良好。
——合理植补,集中在每年四五月开展苗木植补、花种播撒、杂草清理等;在苗木栽种方式上,注重纵横区间间隔,如垂柳、榆树、雪松均相隔3至5米种植;在品种分布上,注意高低错落、合理搭配。
——加强养护,成立了“32营林队”,专门负责补栽、病虫害处置、修缮、浇水等生态造林和绿化相关工作;组建了护林员队伍,分块分区域看护;完善了生态岗位,强化管护员和监督员队伍建设。
“植树造林,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需要群众自下而上拥护,双向互动,才能确保把树种好、护好。”边巴次仁说。
起初,在造林绿化中,有不少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种树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群众破坏树木的事情发生。
解决的关键在于让群众转变观念,让群众知道种树的好处。
谢通门县通过示范带动和奖励补助相结合的方法引导群众转变旧观念,政府实施一批示范造林项目,释放造林价值,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植树的益处,同时给予种树群众一定奖励,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树多了,空气也好多了,绿油油的,看着心情很舒服。”卓嘎镇吉定村的巴桑多吉不仅在自家房屋前后种了8棵树,还积极加入到“32营林队”,一年有2万多元收入,“这不仅增加了我的收入,还让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养树、修树、护树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巴桑多吉说。
树,不再是单纯的植物,对巴桑多吉而言,树是一种感情,再苦再累,都要小心呵护。特别是在11月至次年1月冬灌中,由于天气寒冷,营林员浇水拉水管,手冻如“家常便饭”,但大家毫无怨言,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现在,很多人看到树干折了、花草中有垃圾了、牲畜啃食等情况,都会自觉维护,很多人也都会种树养树了。”谢通门县林业局技术员扎西不仅自己会“土法”种树护树,还积极培训传授他人种植技术。
如今,谢通门群众彻底实现“要我种树”向“我要种树”的转变。
绿起来了,还要富起来。边巴次仁表示,下一步,谢通门县将积极发展林业经济,通过植树造林让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加大苗圃建设力度,推动绿色产品“走出去”,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