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滩”不放松——隆子县40万亩沙棘成林记

  • 西藏日报
  • 2017/02/07

【字体

   喜马拉雅山北麓的藏南谷地,一片面积40多万亩、绵延40多公里的沙棘林,如一条多彩哈达缠绕着隆子河谷,在它的庇佑下,隆子林茂水秀粮满仓。但这样的景象,在50年前的隆子河谷可是根本不敢想象。50年后,从风沙肆虐到绿满河谷,离不开隆子人苦干实干的无私奉献,离不开他们如沙棘一般的顽强不屈,更离不开那咬定“青滩”不放松的信念。

  苦干实干,建设家园没拿国家一分钱

  上个世纪60年代,在隆子河谷流传着一句俗话叫“聂巴阿贴组”,意思是“只要你说话,身上的沙土就会往下掉”。

  隆子虽是林业大县,但是全县林地分布极不均衡,林区基本集中在5个边境乡。人口密度最大的隆子河谷,那时,一年中有近8个月的风沙天气,晴天黄沙蔽日,雨天泥沙横流,干部群众苦不堪言。

  风沙肆虐带给隆子人的,不仅仅是出行的不便,更是对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制约。

  “大家只能守着自己的几亩地种点青稞、放点牧,一年下来,温饱都解决不了,我们都开始担心隆子人今后是否还能在这里生存。”隆子县原新巴乡乡长朗宗曾这样说过。

  “隆子要想存,就得风沙停;要想风沙停,就要多栽树”。1964年,朗宗带领群众在新巴乡芒措村的沙滩上试种沙棘和银白杨等植物,当年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但到1966年,风沙天气和大面积的沙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直接威胁到县城及区域内村庄的存亡。

  “再不加强植树,我们就是千古罪人。”隆子县原革委会副主任大多杰说。

  就这样,一场关于绿色的战役正式在隆子河谷打响。

  沙棘对土质要求不高,抗碱、抗旱性好,发展也快。沙棘苗成为隆子河谷植树造林的首选。

  那些年,干部群众组成的植树大军开始是在春季植树,后来发展到春、夏两季都在为植树奔忙。

  他们把河滩当战场、以河滩为食堂、让河滩当课堂,在植中学、在学中植,彻底和风沙铆上了劲。

  “我们植树是灰里来、土里去。”今年82岁、原加洛区党委书记罗培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分,“现在回头看,因为有那时的辛苦,才有隆子今天的碧水蓝天。”而在当时,植树根本就是义务劳动,没有任何报酬。大多杰说:“那时候没有植树造林项目,县里财政资金也很少,根本拿不出来钱给群众务工补贴。”“建设自己的家园还要什么钱?”朴实的群众这样回应大多杰的疑虑。

  没有拿国家一分钱,干部群众年复一年奋战在隆子河谷,只为让自己的家园更美好。

1978年,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奉献,沙棘长势良好,风沙终于低下了头,新巴、扎果、加洛……一个又一个村子的沙滩得到了治理。

如今,沙棘已连片成林。透过沙棘林,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几十年前隆子人在艰苦环境中赤手拼搏的身影;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苦干实干,只为造福后代的奉献精神。

  顽强不屈,收获心中那片绿

  1966年到1978年,12年的光阴里,凝聚了隆子人辛勤造林的心血,也造就了隆子人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勇气。

  植树造林初期,沙棘苗稀缺,这成了摆在隆子人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没有苗怎么植树?大家就开始想办法,经过努力寻找,终于在一些偏远的山沟里发现沙棘苗,我们立即组织人手去采集和培育。”大多杰说。

  而在当时,全县一共只有20多辆马车,树苗又需要去很远的地方采集,运输成了问题。

这些问题难不倒为绿色而不断拼搏的隆子人。

  没有马车,大家就用背扛、用肩担、用人力车拉……靠着这一股子拼劲,成千上万的树苗硬是被运到植树现场。

  时间回到1968年,这一年,已经在隆子河谷努力栽了两年树的隆子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挫败感。

  最初种下的一大批树苗,在风沙的侵蚀掠夺下,最终只活了不到100棵,而这些树还被风沙埋得只露树梢;其余的树,迎风处被刮出了根,背风处被掩埋了身。

  “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极大地挫伤了干群造林的积极性,一些干部群众对绿色家园的信心越来越弱。”大多杰回忆说。

  但隆子人骨子里就有一股像沙棘一样不屈不挠的信念。决不在风沙面前承认失败!在当地干部的动员和带动下,大家再次拿起植树工具,开始新一轮的植树。

  慢慢地,在吃了无数的尘土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隆子人逐渐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树草结合、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的治理办法。

  为了阻止风沙把树苗掩埋,他们把庄稼秸秆打成结,铺在沙丘上面,然后在沙丘顶部密植造林,坚持先固风沙,后造林带,逐步控制。

  几十年转瞬即逝,那些顽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画面已然定格,但是这样的精神却伴随着一道又一道绿色的山梁延续至今。

  回忆起这些事,罗培说:“正是因为不放弃,才最终有了这片绿色的收获。”

  代代相传,让绿色长久延续

  老一辈的奋勇拼搏,成就了今日的绿洲隆子。

  “现在条件好了,不仅种沙棘,同时种草,搞奶牛养殖,收入很高。”谈起现在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忙措村原支书索朗拉杰说,“风沙天气降低了不少,环境也好了,牛羊放进沙棘林,都看不到他们的影子。”

  ——粮食产量上去了。曾经的沙土变成了如今的良田,亩产青稞也由以前的300多斤变成现在的600余斤。

  ——放牧的地方多了。曾经的沙土变成了青青的牧场,隆子县也成为了牧业大县,每年由新巴奶源基地出售的奶牛1476头,创收1107万元,人均增收6500元。

  ——自然环境好了。隆子县湿地公园内随处可见各种黄鸭等野生鸟类在此嬉戏、捕食。

  60年的岁月长河中,隆子人每年都在开展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沙棘林在隆子人的悉心呵护下,逐渐长成了一条覆满整片隆子河谷的绿带。

  同时,隆子人还在河谷中修建起了阿窝夺水库和南北干渠,河滩上处处都种了树,防洪林也建了起来。

  而这一代又一代隆子人所积累起来的60年绿色成果,如今正作为隆子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地开始回报隆子人民:生态环境呈现出“一增一减”的巨大变化,降水量高了,而沙尘天数减少了。

  生态好,百业兴。

  如今,隆子县农业、畜牧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已初步形成几大农产品产业链,建成了黑青稞、蔬菜大棚、优质奶牛等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据统计,2016年全县牲畜出栏57338头,出栏率达30%

  同时,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也成了每一个隆子人心中的责任。

  “这片林子能长成现在太不容易了,这都是上一辈的心血,也是我们这一辈人的生命,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它们受到破坏。”58岁的护林员扎西如是说。

绿色就是希望,绿色就是生机,绿色就是未来。

  老一辈的精神和新一代的责任孕育了隆子河谷满眼的绿色,也孕育了隆子生生不息的绿色希望与未来。


上一篇: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下一篇:雅鲁藏布江山南段防护林建成:誓把荒滩变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