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是很古老的物种,据柴达木盆地发现的动物化石分析,约2500万年前,就生活着古藏羚羊。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中记载的“酃羊”,其状与藏羚羊十分相似。受人类干扰,现今,藏羚羊的生活区域已退缩至平均海拔5000米的羌塘地区。当然,它们的体形比祖先们大得多。
1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迎来了最强烈的造山运动,羌塘茂密的森林消失,各种动物或四散逃命或加速演化,“原住民”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则一直坚守于此。距今1万年的时候,羌塘海拔再度抬升,气候更加酷寒干燥,藏羚羊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无论形态还是机体方面都表现出适应高寒低氧环境的特性。如今,地处亚热带纬度的羌塘,地势高亢,阳光灿烂,空气稀薄,泉水甘甜,藏羚羊成为这里的优势物种。
为了呼吸到更多的氧气,藏羚羊的口腔发育很宽大,鼻腔扩大并且两侧鼓胀,以增大空气接触面。藏羚羊绒毛的品质为世界所公认,也由此成为它们被盗猎的主要原因。那些结构中空的绒毛密密层层地覆在身上,阳光下可以隔热,暴风雪时可以挡风防寒。每年6-10月,开始漫长的换毛期,制造出冬暖夏凉的节奏,如同自带了毛毯型空调。
藏羚羊生活比较规律,有午休的习惯。午时阳光照射下,它们或在山坳坡地刨坑卧伏休憩,或在浅水中站立纳凉避虫。它们的毛色与大地十分接近,尤其是小藏羚羊出生后,静卧在那儿,圆乎乎仿如一个小土丘。它们吃着妈妈的奶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三天后骨质钙化,就可以跑得比狼还快。
藏羚羊奔跑的速度平均可到每小时80千米,母羚也同样勇于进攻,公羚就更不必说,头上直立的尖角是它们求偶争雄与攻击敌人的利器。但食草动物毕竟有着善良的天性,尽管可以以速度取胜,但遭遇狡猾善于夹击作战的狼时,自以为快的速度显然不是制胜法宝。
当然,迁徙也是逃避敌害的一种办法,这时候更多显示了群体的力量,七八千头藏羚羊结群迁移,场面蔚为壮观。羌塘北部的藏羚羊大多会采用这种办法来减少被捕食的危险。它们冬天生活在相对草多的地带,夏季繁殖期前即随草而行。它们向北迁移的时候,正值狼的生产期,小狼呆在洞中,母狼不会选择远距离觅食,藏羚羊因此得以保全。
在藏北广袤的原野,黄昏的阳光晕染了大地,凉爽冷清的空气里,常常会有三三两两的藏羚羊撒欢地奔跑,那里是它们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