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泊与河流星罗棋布的青藏高原上,被称为圣湖的湖泊就有好多个。圣代表着高洁,清纯,无染,至高无上;而唯有拉姆拉错被称为神湖。
拉姆拉错,藏语“圣母湖”之意,位于加查县境内。站在5300米的雪峰上俯瞰,神湖犹如一面宝镜。据说,神湖能呈现每一个去朝拜此湖的人未来的命运,只要虔诚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显示各种景象。
然而,去神湖的路却极其难走。从加查县出发,沿途都在修路,坑坑洼洼,盘旋蜿蜒,不断地考验着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到了山脚下,海拔已达到5000米,高原反应强烈的人已经气喘头晕,无力移步了。
顺着石阶一步步向上爬,调匀呼吸,放慢节奏,三步一歇,五步一喘,摸摸胸口,心脏的跳动明显加剧。几乎所有的爬行者都要喝几粒高原康,外加几小瓶葡萄糖口服液,以补充体能。
终于,距离观湖的雪峰山尖越来越近了。风吹来,不携带一丝尘埃。纯净的含氧量极低的空气一阵阵压向耳膜,使人大脑憋胀,眼眶生涩。在登临峰巅的一瞬,神奇的湖泊像一把透亮的芭蕉扇,突然映照在眼界,远远地置放在静静的山坳间。
神湖啊神湖,终于看到了你的真容!整个的山坳像一个巨大的摇篮,把拉姆拉错拥抱在自己的怀里。随着山风的摇荡,湖面微弱的光线向上、向四方闪射,灵性的光芒于是充满了这一方的水天山色,散发出阵阵神秘的气息。
去往湖边的路据说也有一条,但更崎岖,更耗时,非当地人引领不能到达。而不到湖边,便无法观像。像我们这样兀立在寒风呼啸的雪峰尖上,就只能遥望湖面,想象那里出现的种种奇幻景象了。
大家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祷念着什么。唯独我,禁不住内心的压抑,面向遥远的湖水,突然之间发出两声长长的啸叫。这一叫,吓坏了同行者。他们说,你这样会引发冰雹的。话音未落,冰雹果然就噼里啪啦地兜头而降。吓得我赶快缩起脖颈,裹起冲锋衣,顾不得赏景,急急忙忙踩着碎步,一路小跑着冲下了山脚。
随着行程节奏的日渐放缓,在返程的途中,有些一晃而过的景观可以再次入目,品味;而在来时的途中,它们绝美却空灵,来不及辨识真容,便成为了概念化的记忆和符号。
时光再一次印证了山水的内涵和真意。
我跟随在那些拍客们身后,不断地思索一个问题:当你们把美景一股脑儿装入自己的图片库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摆出来品味一番呢?在归去后的某一个下午或晚上?还是再过若干年的图片展览会上?
拉姆拉错是高山淡水湖,湖面海拔超过5000米,面积很小,约1平方公里,但她声名远扬。
拉姆拉错的藏语意为“天女之魂湖”“吉祥天姆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的曲科杰丛山之中,像一面形似头盖骨的蓝色宝镜。是藏地著名的神湖。不单是因其美妙的传说,还因她在藏传佛教里的特殊地位。每当寻访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之前,都要到此观湖卜相,以受神示。便是普通的善男信女,如果虔诚和有缘,据说也可在此观测到自己的前生、今世和未来。
但是,许多到来者并不清楚,此处还是国家湿地公园。2012年,国家批复了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850.18平方公里。整个湿地公园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带状,分布于帮拉山东西两侧及北部沟谷地带,主要包括拉姆拉错、格萨尔拉错、德桥亚勇(欢喜佛)湖,斯布荣曲、吉龙那曲两条河流及其周边的沼泽、洪泛平原和季节性河流等。南北长34.2千米,东西宽13.4千米。如此,神湖拉姆拉错得到了明确的保护。她的神圣和不可侵扰,不光体现在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浓厚的宗教氛围上,还体现在她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化的科学范畴中。
明正德四年(1509年),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错在一次夏秋的传经途中,发现了山南群山中的这面清净湖水,被湖的特殊形状和瞬息万变的湖水情景所触动,于是,在附近建造了曲科杰寺,每年前来修行,与自然对话。如今,寺庙遗址尚在。
拉姆拉错的湖面结冰期约7个月。夏天来临后,湖的四周冻土丘消融,浅草苏醒,湖水重现明眸,清澈深邃,波平浪静,雪山身姿倒映在其中。不过神湖之所以神的又一原因是,她突然会在人们毫无防备之时出现天气异象,瞬间彤云密布,并发出奇特的声响。也正因此独特的小气候,滋生了人们更多的遐想。
善男信女们不畏艰难跋涉,攀登到海拔5360米的垭口,细细欣赏湖面倩影,同时默默祈祷,希望湖水呈现奇象,发出对自己命运的启示。而这往往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即便有缘人真的看到,也不会轻易说出。天机不可泄露。大自然以其诡奇富丽、变幻莫测的形式,引得人们产生更多的敬畏和尊重,以此实现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神湖拉姆拉错承载了人们无限的探知自我的心愿,抛向神湖的洁白哈达如天上飞下的白云,融入湖水不再言语。而善男信女献出的一世珍宝,已沉淀在湖底,成为守卫神湖的利剑。
形容一面神湖为地球的一滴慈悲的眼泪,已不再新鲜。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或许更应看作现代社会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能做的最大慈悲。苍鹰,从雪山背后飞出,盘旋在拉姆拉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