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德秀小镇里两层楼的石砌藏式小楼挤挤挨挨,房顶排水的管道直接向狭窄的小路上倾斜,将路面中心冲刷得凹陷如弓,行人只有沿着紧贴墙壁的土垄而行。墙壁上的白石灰已经被雨水冲掉,露出发亮的石面。姐德秀的墙面极少装饰,土色的藏房如堡垒一般错落,敦厚黯淡的墙壁之上是同样黯淡且拥挤的屋顶,屋顶上堆着灰尘仆仆的木柴。
走入姐德秀核心的人可能会迷失在其缺乏变化的风景中。小巷深处传来一声门轴的响声,一个人沉默地从黑暗的院子里走出来,转眼走进一扇相似的门,奶牛颇有深意地躺在院落深处阴暗的草堆上。
然而有一种声音却从姐德秀小巷深处的各个角落里传来,从大门紧闭的院落里,从张开白蓬的窗口中,这柔和的声音类似于敲门或是冲击,若有若无地碰撞着小巷深处紧密的木门和铁锁。在姐德秀搁浅的时间之河,按照这声声撞击的节奏,缓慢地流动着,这是姐德秀独有的时间尺度。
这就是《木兰辞》中被叹息掩盖的机杼声,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纤纤素手所挥的札札之声。姐德秀人以自己的双手,铺就了一条从这个泥土色的小镇通向拉萨、日喀则乃至全藏的云霓之路。这个小镇,纺出了全西藏最精美的邦典。
其实纺织邦典的技艺并不复杂,最慢的织工一个月之后也能操作自如,甚至在效率上和老手相差无几,织机制造简单粗犷,没有技术秘诀。
姐德秀的纺织业之所以发达首先是地理位置的优势,姐德秀位于通向拉萨的交通要道之上,能将自己的产品迅速地送往拉萨这个全区最大的市场;其次,姐德秀广阔的田野养育了众多的人口,许多劳力(主要是女人)可以在农闲时投入极耗人工的纺织中,也是姐德秀邦典纺织业发达的原因。
然而是否有超乎经济学的原因呢?为何生活在缺乏色彩、灰尘仆仆的小镇中的人,能够织出如此精美、彩色绚烂的邦典?或许恰恰正是这黯淡平凡的小镇村落,人们才会在梦乡中编织最离奇的故事和色彩。
所以理塘干燥寒冷的草原孕育了白鹤飞来的情歌,琼结平凡错落的雪巴村产生了关于绝世美女达娃卓玛的故事,而姐德秀则捧出邦典,其大胆鲜艳的颜色中,渗透着藏族真正的情感密码。“岁月如梭”在姐德秀成为真正的写照,机杼声和收割的镰刀声此起彼落,男耕女织的古老节奏被织进邦典,成为无字的藏地史书。
五彩邦典编织美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