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原隆起高度在2000米以下,行星西风流经时以爬越为主,高原隆起达3000米及其以上时,则以绕流为主,高原隆起在2000-3000米时,气流爬、绕作用一样重要。同时,在高原地区实际降水量随高度分布的变化中,第一个最大降水峰是出现在1000-2000米高度上,第二个次大降水都出现在高原准平面(平均4000米)以上对流云云底高度上,即5000-5500米高度上。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可以推论在高原开始隆起时,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变化,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当其高度到达1000-2000米时,雨量增到最大,气温略似于今日的昆明,这应该是青藏地区最暖湿时期。
当高原隆起高度达2000-3000米时,地形的阻挡分流与逼升都发生影响,同时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线性外推,高原高度已超过现有高度的一半多,夏李青藏热低压和青藏冷高压应该成为经常出现的现象,东北大陆低压和青藏弱高压(无山)应该处于消亡阶段,青藏高原季风开始形成,但势力很弱。青藏地区气温继续降低,雨量趋于略有减少,平原地区冬、夏季风气候渐趋于明显,这时高原地区为较温湿气候时期。
高原隆起达3000-4000米时,在对流层低层对冷暖空气平流起了明显的阻挡作用;在对流层中层,对行星西风起了显著的分支绕流作用;高原上空气质量少,水分少,空气干净,太阳辐射比其四周强;夏季青藏热低压、冬季青藏冷高压更变明显,高原季风更接近现在情况,东亚季风也更明显;高原地区气温更低,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地区从较温湿气变为凉、干气候时期。
高原隆起对其四周气候影响也是明显的:高原隆起至1000-2000米,不仅青藏地区结束了干热类沙漠气候,高原以东平原地区干热类沙漠气候也结束了;高原隆升至2000-3000米,高原以东我国地区冬千冷、夏湿热,季风气候渐趋明显,西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尤其是西北地区,雨量减少、变于,开始出现沙漠;高原隆升至3000-4000米,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更加明显,华北雨量增多,西北变得更干旱,沙漠化扩大。高原隆起对行星西风的动力作用的数值试验同样证明了上述推论是较可靠的。随着高原隆升高度不断增高,范围不断扩大,冬季东亚沿海锚槽的振幅、经向度、垂直厚度也相应加大、加深、加厚,冷平流加强;行星西风强度冬强夏弱,上述各参数也相应有冬强夏弱的明显的季节变化。也就是说,冬夏冷暖平流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高原隆升到现在的高度,青藏地区气候干冷,冬夏高原季风更明显,气候日变化更显著,高原上出现独特现象一一湖泊普遍干涸,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沙漠化。可以预料,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如果青藏高原继续隆升,青藏地区季风更发展,气候日变化会更明显,冷干气候更严重,高原地区局部沙漠化会更发展。
可见,在高原隆升过程的各个阶段,西藏地区是经历了干热、暖湿、凉湿、凉干、冷干等气候变化;实际上是经历了热带副热带干热、暖湿气候,温带凉湿、凉干和寒带冷干气候变化。当然,这种气候变化趋势还要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扰乱,例如以万年计的冰期、间冰期变化,以世纪计的小冰期,或以10年计的干湿、冷暖等气候波动的干扰,使高原地区气候变干冷,总趋势变的不明显,不可辨识,甚至出现短时期相反的变化情况。
本文选自:《西藏气候》(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