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生态村巴扎

申扎,藏语意为“皮火筒状山沟前”。属南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带,地势较缓,丘陵、高山与盆地相间,海拔平均在4700米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色林错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

巴扎乡离申扎县城约有80公里。但行驶起来,没有向导是不可能找对地方的,因为面前除了雪山冰川,便是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和偶尔镶嵌在大地上的蓝色湖泊。

在这一切安静的景色里,倏忽会有野生动物窜入你的视野。藏原羚最不怕人,车经过时,它们就站在原地,睁着一双天真好奇的眼睛,任你“咔嚓咔嚓”拍个够,然后它们才转身,闪给你一个可爱的白屁股,跑远。藏羚羊警觉得很,即便离你数十米、上百米,只要被它们察觉你是不期而遇的人,它们就要跑到更远处。如果你不甘心,想靠近,只能是离它们越来越远。路过湖边,很容易就看到悠闲自在的黑颈鹤,多是一家三口在一起。

巴扎乡政府所在地折仓小巧得如同一个平常的村庄。乡初级小学的五星红旗是最好的路标,经此,再穿过一面湖,才是去巴扎乡所辖的几个村庄的正确之路。路是开在草甸上的,细小的雪山融水流下来,形成溪涧。巴扎乡目前共有七个行政村。其中的一、二、四、五村位于色林错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三、六村位于缓冲区,七村位于实验区。

巴扎二村就位于核心区的一片草场中央,石头和土坯修建的低矮却坚实的房屋,牦牛角镶嵌在院墙和屋顶,非常小的院落,似乎村人都不屑圈地建大房屋,因为只需迈出院门,便可自由融入广袤无垠的草地和原野,那才是心仪的真正家园。

这个小村庄有70多户、380多口人,可说是一个生态环保村庄。每户用电都来自太阳能设备,白天储存能量,晚上用来照明。一间大房间,兼客厅、卧室和厨房。所以,灶台一年365天都有火苗旺着,燃料就是牛粪,有许多人家牛粪饼自然砌成院墙。日常用水取自井。每户按人头和劳力畜养牛羊,最多的人家有200多头牦牛,少的有二三十头;绵羊、山羊亦如是。有的人家还养有几匹马,但这些马儿已无需再承担交通工具的责任,人们养马纯粹是一种情感寄托,最多用来每年参加娱乐性极强的赛马节。

养再多的牛羊,每年也只出栏一次,变卖少数的几头牛羊作为生活补贴。孩子上学有政府包管,日常消耗的物质有限。冬天,一场大风、又一场大雪阻隔,或猫在家里,或与家畜共度严寒。所谓的都市繁华和灯红酒绿,都在远远的天边。

他们是典型的牧民,世世代代随牛羊转场,如今虽有了可以安居的家,但仍然有一半的家人与牛羊一起在牧场度过。

每年6月的产羔期和10月的交配期,在辽阔的牧场上,可以看到家畜和藏羚羊、藏野驴等混杂在一起,平和友好地与大地交谈。


保护区简介

成立于1993年,原名申扎黑颈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以保护黑颈鹤等珍稀水禽及其繁殖栖息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该湿地生态系统以青藏高原独具的高寒咸水巨大湖泊为特色,又涵盖了河口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沼泽地和沼泽湿地等众多的类型。

自然地理概况

青藏高原高寒区——藏北羌塘高原亚区

同生境其他物种

  • 胡兀鹫
  • 棕头鸥
  • 黑颈鹤
  • 大狂
  • 龙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