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北疆生态屏障 供给优质生态产品

  • 中国绿色时报
  • 2022/12/13

【字体

筑牢北疆生态屏障 供给优质生态产品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生态保护修复纪实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重新组建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瞄准生态保护修复靶心,稳步推进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空间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提质量、上水平。

3年来,集团施业区森林资源实现全面增长:森林面积增长3.41万公顷、达688.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长0.92个百分点、达86.20%,活立木总蓄积增长0.31亿立方米、达6.14亿立方米,林分公顷蓄积增长4.78立方米、达87.20立方米。

中国林科院以2018年为评估核算基准年,对集团所辖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总价值量为每年7828.89亿元。2022年11月,再次评估显示,集团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每年7975.03亿元,居六大森工集团首位。

数字诠释了集团的生态价值,记录了集团在生态保护修复中的生动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防火灭火就是守住生态底线。”图强林业局扑火大队长门一波说。在工作中,集团干部职工都有门一波一样的担当意识和负责态度。

知责明责,守责担责。集团主动作为,与地方政府协同作战,构筑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墙”。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实行“三级包保”责任制,林、地双方27名地厅级干部深入包保责任区监督指导,167名处级、428名科级干部扎根盯牢责任区开展督导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到林间、地块、人头。坚持“同心、同向、同治、同责”,全面落实林地、战区、林农和协作单位“四个联防”措施,共同打造资源共享、联动互助的联防大格局。落实队伍、装备、飞机、指挥“四靠前”措施,发挥128处检查站及356个巡护组和管护站对火源的管理作用,通过检查站、巡护队、管护站三道防线封住山。充分发挥森林防火感知系统作用,森防队伍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先后打赢了平安清明、五月攻坚、六月决胜、金秋保卫“四大战役”,连续5年实现“人为火不发生、雷击火不过夜”目标。

站在雷击火火烧迹地上,呼中林业局资源科工作人员李海臣介绍说:“按照集团探索轻度火烧区一个月内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今年,我们把2500多株兴安落叶松苗木栽植在火烧迹地上。”

科学修复,精准修复。集团稳步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全面优化林分结构,推进森林资源由扩量向提质转变。

针对退化的天然次生低产林、火烧区次生林和天然稀疏林地问题,生态修复部门摸清底数、编制规划,确定造林树种和植被恢复方式,大力营造混交林。通过封山育林、补植补造和低强度改造等措施调整树种组成,增加珍贵、乡土树种混交比重,逐步建立以演替顶级群落树种为建群种的异龄混交林。统一作业标准,修制定40项生态修复标准规程,采取间伐、综合抚育等措施,规范森林经营行为,优化森林树种结构。强化有害生物监测调查、防治,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成立碳汇工作推进专班,加快建立碳汇数据库,10个林业局完成碳汇项目可研,在全国已审定公示的83个林业碳汇项目中集团占有4个、在已备案的15个林业碳汇项目中集团占有2个。

3年来,集团完成人工造林4.62万亩、补植补造84.64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3.13万亩、偃松林培育11.35万亩,培育珍贵果材兼用林5.56万亩。特别是自筹资金修复煤矿矿体1368.5亩。截至11月,完成森林抚育639.2万亩,提升了森林的多种功能效益,构建起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围绕管林、护林、增林、用林,集团全面实施企业林长制,设立集团级林长7名、局级林长117名、场级林长643名,设立局级督察长16名,构建集团、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林场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探索将各驻林业局监督办增加林长制督察职能,创建了“林长+督察长”治林模式,压实了局、场两级林长责任。结合国家森林资源管理智慧平台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研制开发了“集团林长制智能管护系统”,形成“场级林长+检查站/管护站+监管员/管护员”的“一长两站两员”管理架构,做到山有人护、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资源部门常态化开展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和湿地资源保护行动,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已纳入全国林草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强化天空地一体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开展“清风行动”等各类保护野生动物专项行动,珍稀野生动物偶见率明显提升,驼鹿、猞猁、貂熊等多次走进央视《秘境之眼》。

同时,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明确临时、直接服务林业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手续办理流程,强化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林、地协同开展森林督查、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和保护森林资源专项行动,运用卫星遥感判读、直升机巡查、无人机和现地核查方式,在林区形成了天上看、地上巡、图上比的立体式森林资源监管模式。

3年来,集团资源部门全面清查了2013年以来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垦、滥砍盗伐林木等问题,判读并现地核查疑似图斑11659块,累计收回林地1015.32公顷,全部形成矢量化数据库并上传全国森林督查系统。

建立健全责任落实、严格保护、科学修复机制,集团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全力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打造了湿地保护管理“大兴安岭样板”。

九曲十八湾、双河源两处湿地纳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集团国际重要湿地由1处增加到3处。与杭州西溪湿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了中国图强湿地论坛并列入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20场边会之一。拓展了集团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潜在影响力。

集团立足“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国家优质生态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创建国有林区改革示范样板”三个目标,逐步由重新组建时期的改革发展、转型发展迈向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国家储备林可持续经营指南》行标发布 下一篇:干部学院:培养堪当生态文明建设重任的林草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