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湖州“绿”“富”谋共赢

  • 人民日报
  • 2015/09/12

【字体

发布时间: 2015-08-06 11:15:31


十年不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湖州“绿”“富”谋共赢

 

    十年,一个生态文明新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如同眼前漫山青翠欲滴的林木一样,生机勃发。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湖州安吉县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年来,湖州坚定不移践行这一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铁腕治理污染。湖州是太湖上游主要水源地,入湖水量保持在总入湖水量的六成左右。2008年以来,湖州市投入221亿元整治水环境,关停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内不达标污染企业,拆除水上餐饮船,推进岸线综合治理。如今,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中,Ⅱ至Ⅲ类水质的比例达90.6%,入太湖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Ⅲ类以上,实现了“清水入太湖”。
调整产业结构。能耗高、污染大的纺织和建材产业,曾是湖州经济支柱。2006年,湖州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达26.9%,2014年下降到19.3%。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2014年增加值增幅均居全省前三位。
擦亮“生态”招牌。安吉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全部被评为国家生态县,湖州市森林覆盖率达50.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清丽山水,再度呈现在人们眼前。
绿水青山成为最亮丽的发展底色和“背景板”。湖州把发展生态健康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打造长三角“健康谷”,构建生态养生、医疗康复、户外运动、健品产销“四个中心”。去年,全市新引进16个健康服务业项目,总投资434亿元。湖州的目标是,到2020年,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6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一个“绿”“富”共赢的喜人态势日益显现。去年,湖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4%,金属新材、绿色家居产值规模双双突破500亿元。今年湖州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发展势头良好。
“生态文明是‘经济强、百姓富’与‘生态优、环境好’相统一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相统一。”在湖州市委看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绝非“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
2014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将全力以赴打造绿色发展先导区、生态宜居模范区、合作交流先行区、制度创新实验区,到2020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州模式”。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倾力守护绿水青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太湖之畔的这颗明珠,将愈发清丽夺目,熠熠生辉。(记者 刘毅 寇江泽)

  
 

湖州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悉心呵护山与水 再现江南清丽地


    太湖南岸,湖州小梅口,小梅港从这里静静流入太湖。一边是峰峦秀美的弁山,一边是烟波浩渺的太湖。一块醒目的景观石上镌刻着十个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湖州安吉县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06年8月,习近平同志调研南太湖开发时,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
十年来,湖州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守住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南太湖明珠”焕发光彩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湖州,环太湖地区唯一一个因湖得名的城市,有“南太湖明珠”的美誉。清丽湖州,将生态优势视为自己最大的优势,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倾力守护绿水青山。
铁腕治理污染,实现“清水入湖”。
南太湖渔人码头,几艘帆船在宽广的湖面上行进,湖畔一对对新人在拍婚纱照。“前些年的时候,哪有这种光景!”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滨湖街道小梅村村民居志荣对记者说。
“2007年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给沿岸城市敲了一记警钟。”湖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文明办主任王伯安介绍,2008年以来,湖州市投入221亿元整治水环境,关停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内不达标污染企业,拆除水上餐饮船,推进岸线综合治理。如今,湖州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中,Ⅱ至Ⅲ类水质的比例达90.6%,入太湖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Ⅲ类以上,实现了“清水入太湖”。
湖州市环保局局长朱鸿介绍,近年来,湖州开展了三大清洁行动(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三改一拆(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矿山综合整治,铁腕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持续调整结构,产业转型升级。
长兴县的蓄电池产业,曾经“低、小、散、乱”,给环境带来严重负担。
痛定思痛,长兴县从2005年开始全力推进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从225家减少到16家,但产值增长14倍、税收增长6倍,出现天能、超威两家年销售超500亿元的上市公司,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腾笼换鸟”,湖州下了铁的决心。2005年以来,湖州一手狠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狠抓发展新兴绿色产业。
纺织、建材曾是湖州经济支柱,能耗高,污染大。2014年,湖州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已由2006年的26.9%,下降到19.3%。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增加值增幅均居全省前三位。这一“降”一“增”之间,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建设生态文明,呵护清丽山水。
湖州一步一个台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今,“生态”已经成为湖州各地最亮眼的招牌。安吉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湖州所辖3个县全部被评为国家生态县;全市已有42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两个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目前,湖州市森林覆盖率达50.9%,绝大部分水体水质在Ⅲ类以上,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清丽山水,再度呈现在人们眼前。
十年守护,湖州人日益掂量出绿水青山具有的巨大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民生价值。
依托绿水青山
经济发展大做山水文章,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五山一水四分田”,湖州西倚天目山、北靠太湖,西部山区森林茂密、植被丰富,东部平原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这里是太湖主要上游水源地,入湖水量一直保持在总入湖水量的六成左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清丽、生态环境优美是湖州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湖州的优势。”湖州市委书记裘东耀说。绿水青山成为亮丽的发展底色和“背景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湖州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做山水文章。
健康产业崭露头角。
近年来,湖州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人文历史、区位交通等优势,把发展生态健康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打造长三角“健康谷”,构建生态养生、医疗康复、户外运动、健品产销“四个中心”。去年,全市新引进16个健康服务业项目,总投资434亿元。
在生命时报社、湖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近日举办的“生态·健康·产业——南太湖论坛”上,专家学者们探讨了生态健康产业的前景,勾画了湖州生态健康产业的蓝图。湖州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64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0%。“产业链长、就业面广、发展潜力大,湖州发展健康产业大有机会!”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表示。
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山下一张床,赛过城里一套房。”在德清县莫干山镇劳岭村,党总支书记贾小平对记者说。
随着旅游的红火,民宿在莫干山脚下遍地开花。劳岭村有38户民宿,去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村里农房出租,平均每户一年收入6万元,是2007年时的6倍。村民们分享着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
“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洋式+中式”……湖州乡村旅游模式丰富多彩,去年引来中外游客2300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和门票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和15%。
生态与发展相互促进。
层峦叠嶂、翠竹绵延的安吉县,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把以往利用率很低的竹子,100%利用起来。安吉以108万亩毛竹实现了120亿元的年产值,以占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22%的竹业产值,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走向双赢。
“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的趋势,在湖州日益明显。去年,金属新材、绿色家居产值规模双双突破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六大特色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4%、12.5%和11.8%。湖州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4%,今年1—5月增长7.9%,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生态文明是‘经济强、百姓富’与‘生态优、环境好’相统一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相统一。”在裘东耀看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绝非“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的关系。
保障绿水青山
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模式”
让绿水青山持久保持、永续利用,最根本的是要靠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积极先行探索。
考核突出生态文明指标。“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很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探索建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考核体系,为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打造坚实的制度保障。”湖州市市长陈伟俊介绍,今年5月份,湖州出台《2015年度县区综合考核办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的权重,从2014年的29%,进一步提高到33%,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发展质量、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建设等。
德清县为各乡镇、开发区量身定制个性化考核办法,分为三类进行考核,对莫干山镇、三合乡、筏头乡三个以保护生态为主的乡镇,突出环境保护、生态创建、新农村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考核,弱化经济发展指标。县生态文明办主任陈兴江说,“德清对这些乡镇侧重‘考绿’,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干部转变政绩观和发展观,提高了乡镇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今后,湖州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时,一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会清晰表明其生态环保方面的实绩。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分类加总,形成报表,以显示某一时点上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并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湖州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携手合作,今年4月完成编制工作,正在征求县区、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将在修订完善后施行。
“编制负债表,既是环境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实行离任审计的依据。”王伯安说。目前,湖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已完成初稿。
国家六部委批复的建设方案,明确了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打造绿色发展先导区、生态宜居模范区、合作交流先行区、制度创新实验区;提出到2020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州模式”。
    倾力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这颗“南太湖明珠”,将更加清丽夺目,熠熠生辉……(寇江泽)


上一篇:区林业厅驻昌都埃西乡漠巴村工作队积极组织改扩建漠巴自然村公路 下一篇:西藏“两江四河”计划造林100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