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5-18 16:19:32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因其海拔高、气候寒冷、森林植被缺乏等原因,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总体呈现出面积基数大、分布范围广、部分区域沙化严重等特点,因此,“十二五”期间,全区明确沙化土地治理重点,加大了防沙治沙建设力度。
据悉,按照《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防沙治沙项目建设任务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4年全区共完成防沙治沙188.4万亩,共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37419万元;自2012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先后投入5938万元,实施重点地区沙化土地治理4.5万亩。
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厅退耕办了解到,“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大对重点地区土地沙化治理力度,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土地沙化得到了初步治理,沙化蔓延有所缓解,局部地区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工作,仅靠短时间的投入难以改变目前土地沙化现状,西藏围绕“禁采、禁牧、禁樵、禁猎”的目标,对其进行了综合性治理。其中,在2013年实施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项目,试点项目率先在阿里地区噶尔县和日喀则市定结县启动。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在两地率先启动该项目后,目前已完成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30万亩。在此期间,通过实地经验,总结出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治沙模式和治沙方法。
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厅了解到,西藏土地沙化主要集中在山南、阿里、日喀则以及拉萨周边部分地区,为有效治理土地沙化状况,减轻农业、交通、人居等受风沙的危害程度,先后实施了日喀则市江当、拉萨市曲水县察巴朗、山南地区防沙治沙地级综合示范区等亮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