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纪实
经济日报记者 陈静
进入春天,拉林高等级公路两侧护坡的草坪已长出一片片新绿。“这些草坪可不是后来补种的。在公路建设中,原有的草坪被一块块切割下来,再分阶段把草坪移植回去,就是为了保护西藏的原生植被。”西藏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八一高速公路养护中心主任朱杰告诉记者。
雪山大江,黑颈鹤起舞,藏羚羊徜徉,绿水青山是雪域高原的宝贵财富。但另一方面,西藏生态保护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高海拔生态脆弱。如何呵护绿水青山,如何让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生共存,依然是一道需要认真琢磨研究的“考题”。
提升环保理念
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巴吉村的村民们已经习惯了垃圾车开来时“嘀嘀”的提示声,声音响起,村民们就把半人高的绿色翻盖塑料桶送到车旁。“过去没有垃圾清运,村里有不少卫生死角。”村民格桑旺久向记者介绍,现在村民微信群中有每周垃圾车开来的时间表,处理垃圾变得很便捷,大家也越来越注意维护好、保护好整洁的村貌。在被称为“西藏垃圾分类第一村”的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塔巴村,46岁的村民次珍打开门口一灰一绿两个垃圾桶,灰色的装可以回收的塑料瓶纸箱,绿色的装生活垃圾和尘土石头。“可以回收的垃圾交到村委会,还有奖励,一编织袋塑料瓶奖励5袋洗衣粉。要是分类做不好,就要在村民大会上做检查。”次珍告诉记者。
呵护绿水青山,既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也要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
林芝市巴宜区更章乡久巴村村委会主任旺堆去年完成了一件“大事”:在村里施行了人畜分离的养殖模式。“我们村有200多头牦牛,过去村里道路上到处是牛粪,车一轧过风再吹干,铲都铲不下来。去年我们在村子周边划定了3块养殖区域,还派专人值班防止牲畜进村,现在老百姓都说,过去不觉得,现在再去其他人畜混居的村里,才知道那么臭”。
昌都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活性污泥,正在静静地分解着城市污水。这座2010年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不仅是西藏首个污水处理厂,也是世界高原地区第一个采用生化技术处理城市污水的项目。“现在每天处理污水的能力是9000吨,整个昌都市区的污水处理率达67%。”昌都市住建局局长永忠达瓦表示。
2019年,西藏第一批25个污水处理项目已经集中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拉萨已有49个污水处理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从随意排放、随手丢弃到集中回收、集中处理,城市与乡村废弃物处置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老百姓观念的变化。
端牢“生态饭碗”
大雪把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装点得银装素裹,这里峻岭巍峨,林海壮观,美不胜收。“建设鲁朗小镇,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低冲击开发’,所有的建筑都依山傍水,不挖山,不毁林。”鲁朗景区管委会副主任谢斌辉指点着小镇的建筑布局告诉记者,“我们秉承的就是绿色低碳的规划理念,尽可能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鲁朗吃的是生态旅游这碗饭,只有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才能把饭碗端牢。”
生态环保工作的不断推进,绘就了西藏新的产业图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势不可挡。巴吉村66岁的村民罗桑关闭了他从2006年就开始经营的木材加工厂,“过去是靠山吃山,村里主要搞加工木材、木材运输。但现在我们意识到,要把森林留给子孙后代,村里开了符合环保要求的混凝土厂,出租土地建设起建材市场,还有旅游经济,如今我家一年分红有30万元,日子是越过越好”。
美丽西藏更带来了新的产业。次珍成了塔巴村第一批接待游客的15个家庭之一。“上午下午都有游客来,我们带着他们参观藏式民居,喝酥油茶吃奶渣,1个月可以获得2000元收入。”在塔巴村村委会的办公室墙上,贴着每户人家的“成绩单”,卫生保洁、河沟管理、生态建设、牲畜管理、私搭乱建等分数写得仔细,塔巴村村委会主任格桑尼玛说得直白:“自从去年墨竹工卡县被评为自治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示范县以来,我们村就开始了村庄环境大改造。现在每天有30多辆旅游大巴到村子里来,旅游公司说,‘选择我们这个小村子,就是因为村容村貌特别整洁’。”
在工布江达县生物物质燃料厂,山里清出的朽木被加工成生物燃料颗粒。厂长益西平措说,工厂去年10月份投产,如今已经销售出2000吨燃料颗粒,供县里和镇上的企业和学校冬季供暖使用。他们通过干燥压缩处理,生物燃料颗粒比直接烧柴干净得多,成本只有烧煤的一半,西藏老百姓也用上了最新的环保燃料技术。
“县城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巴河镇也有一个,巴河镇和错高乡都有垃圾填埋场,其他乡镇有垃圾转运站,我们还要在县城和加兴乡建两个新的垃圾焚烧厂。”工布江达县住建局局长巴桑罗布的话代表着西藏百姓的心声,水更清,山更绿,景色更怡人。留住绿水青山,才能带来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