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西藏的改革开放

  • 西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2018/12/25

【字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突破深化造就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变革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次又一次实现历史飞跃。40年来,马克思主义再一次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国也不断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事业,犹如一部鸿篇巨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笔书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从西藏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人民要求,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藏工作实际的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理论创新、制度保障和文化自信的互动中开拓了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伟大事业,有力推动了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西藏的发展稳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西藏的发展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领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

中国共产党人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愈益重视旗帜指引的作用,“旗帜问题十分重要。旗帜就是讲我们党要坚持什么方向,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样指导思想的问题。”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历程清楚地验证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逻辑。

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形象,直接关系到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建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怎么建设?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些现实的迫切问题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经过拨乱反正,旗帜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对此,虽然认识到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但是准确区分毛泽东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思想路线命题。邓小平在1980年初语重心长地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正是由于坚定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够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当时基本国情的结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论断将旗帜问题和盘托出,鲜明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这一背景下坚定的姿态,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此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突出强调了旗帜的意义,只是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在名称上有所不同。党的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党的十六大坚持这一提法并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命题,确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仍然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立足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鲜明回答了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旗帜的现实表达,从不同层面丰富了旗帜的内涵,彰显了旗帜的意义。旗帜立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便随即展开。从党的十二大起,我们党坚持不懈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总任务的实现只能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表现,是指引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和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有其鲜明的优越性,是我们取得改革开放成就的强大基础和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具体的着力点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擎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象。作为标志改革开放的旗帜,当对于改革争论不休的时候,它帮助人们明确目标、引领道路;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它坚定人们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当改革进入深化的时候,它鞭策人们鼓足干劲、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凝心聚力,鼓舞着人们在各个领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作为党的共同信念、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集中表达,是灵魂、是形象,也展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姿态,诚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都建基于道路、制度的具体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找到了一条规律:举什么旗,走什么样的路,是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否完善、创新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四者之间要实现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之间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有机统一关系,实质上体现为“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体现出“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方法和检验方法的依据。

能否坚定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进行大胆实践,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加以实践,进行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建构,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不敢坚定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从时间的角度怀疑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任何病症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都能够找到现成的答案,因而当解决问题找不到答案的时候便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所谓的“修正”。其实马克思早就说过不可能“为未来的食堂开出调味单”,恩格斯于1887年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二是从空间的角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缺陷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针对欧洲当时的一些国家而言的,不能成为他国的指导思想,不能成为他国无产阶级的旗帜。其实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声称它包罗世界一切真理,而它在阐明其基本原理的时候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着眼的,其基本原理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各个国家具体运用时有一个与具体国家结合的问题,这就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理所在。因此,敢不敢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首要的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能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实践的第一步。举旗是为实践确立航向,是为了现实的行动,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来确立航标,由具体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来体现。这二者要相吻合,绝不能假马克思主义旗帜,而经营非马克思主义,那是要留下惨痛教训的,苏东剧变应成为长鸣的警钟。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涉及“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问题。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方法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不可移易的道理。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承诺它是脱离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列宁曾经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存在方法问题,即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随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理论本身也在发展丰富之中。在理论指导实践的结合点上,实践的主体维度非常重要,不存在无主体的实践。站在主体的角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考虑实践的时间性、空间性和主体性。值得欣喜的是,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复实践与运用,已经找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方法,这就是:“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四个特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主体性方法:实践的主体坚持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按照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去办事,就能够做到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主体性的方法还体现在,既然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那么主体性应该表现为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

旗帜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统合状况,是检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正确与否的依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开辟革命与建设的道路并引向成功,成功的标志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由具体阶段的不同层次路标组成,每一个阶段实践的成功绝不意味着指导实践的理论实现了终结,而恰恰意味着理论新形态的产生和指导实践新阶段的开始,道路、制度、文化是以实践的形态接受理论的指导,体现理论的要求;理论体系是以理论的形态升华实践的经验,体现实践的要求。如果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帜,但是实践道路行不通或者改旗易帜,那么可以证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可能出了问题;同样,如果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帜,没有经由实践道路所证明,而盲目地在理论体系上“修正”马克思主义,也能检验出“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可能出了问题。只有旗帜统合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反映旗帜,实现四者有机统一,才能称得上在前进的路上既有了方向、也有了路标,还有了现实的行动,才能不断检验我们“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也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西藏的伟大实践与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藏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从西藏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人民要求,有力地推动了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伟大事业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引领、理论创新、制度保障和文化自信的互动中开拓前进的。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根本要求,在学懂上下功夫,在弄通上下功夫,在做实上下功夫,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藏新篇章。

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正确把握西藏工作同全国其他地方工作的个性与共性、区情与国情的辩证关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和西藏工作实际,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常言道,“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闯出来的。6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西藏面貌换了人间,人民日子由苦变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正是基于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的探索与实践,才有西藏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举措出台;正是深刻把握西藏工作同全国其他地方工作的个性与共性、区情与国情的辩证关系,才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的开辟和形成。“中国特色”是灵魂、是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表明了西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的坚定意志;“西藏特点”是认识西藏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一发展路子准确把握了西藏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西藏与全国一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由之路。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藏新篇章,要把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与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结合起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时刻铭记党中央的殷殷嘱托,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五个认同”,围绕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忠诚。

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理论自信,结合西藏每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制定出一系列符合西藏实际的方针政策,党的治藏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西藏工作实际的结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从1980年到2015年,党中央先后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6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党的治藏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西藏的发展与稳定,立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辟了我们党治藏方略的新纪元,开创了西藏工作新的里程碑。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的“六个必须”的治藏方略,确立了“四个坚定不移”“四个确保”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是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治藏方略的新认识,是对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最新要求,既代表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完全符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党治藏兴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西藏工作的强大武器和理论创新。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藏新篇章,要把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坚持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结合起来,要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与党的治藏方略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把党的治藏方略贯穿于西藏工作各个领域、统领指导西藏一切工作,让党的治藏方略在雪域高原处处闪耀真理的光辉,成为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的灯塔。

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制度自信,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发展进步有了制度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实现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西藏地方社会事务的权利,成为西藏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结合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这一制度既继承历史传统,又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意义;既符合国家和西藏地方的历史传统,又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西藏昔日的广大农奴享有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选出自己的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西藏地方社会事务。50多年来,西藏审议通过或批准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300多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目前,在西藏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比93%以上,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回族、壮族等均有自己的代表。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代表的专业素质、政治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履职能力明显加强。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和西藏地方的实际,完全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西藏发展进步的正确选择,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藏新篇章,要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与坚持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代中国西藏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和根本。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把“依法治藏”重要原则作为西藏治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契机,把依法治国与法治西藏建设统一起来,全面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始终在法律规范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问题。

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文化自信,领导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实现了真正的民族大团结、文化大发展,青藏高原已经成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家园,奠定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藏文化。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在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当今西藏,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藏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立足西藏正根正源藏文化发祥地,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爱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把热爱祖国作为基本的价值导向,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核心价值观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把继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新风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提倡科学精神,让群众精神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同步提升,增强现代文明生活观念,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坚守共有精神家园。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藏新篇章,要把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与引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和审美需求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强调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既要“管肚子”,又要“管脑子”,让人民群众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自觉与十四世达赖划清界限,坚决抵御达赖集团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西藏建成民族团结模范区,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高原大地,汇聚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磅礴力量。(执笔:史云峰)


上一篇:区党委常委会会议决定2019年1月3日召开区党委九届五次全会 下一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