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大批候鸟开始了迁徙之旅,从寒冷的北方向南而飞。在西藏,它们将“一江三河”作为落脚地,打算在这里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当人们看到这些鸟儿,不由得驻足观赏,被它们美丽的身姿深深吸引。不过,对于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鸟类专家来说,这又将是一个忙碌的季节,因为他们要开始2018-2019年度越冬水鸟调查监测工作。
我区环境容纳量较大 为鸟类增长提供了更多可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西藏地跨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中的两个,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推动我区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1年起,生态环境部启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计划连续记录以鸟类、两栖爬行类、蝴蝶类等类群的动物多样性10年的变化情况。其中,由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西藏样区鸟类多样性示范观测”项目进展顺利,在2017-2018年越冬水鸟监测工作中,监测记录“一江三河”流域越冬水鸟16.3万余只,同比增长近30%。目前,2018-2019年度越冬水鸟监测调查工作已开启。
“从这几年的监测情况来看,我区水鸟种类和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乐告诉记者。他是鸟类示范观测(西藏样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
起初,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是“一江两河”区域(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段和羊卓雍措、拉萨河、年楚河流域)的鸟类监测调查。2016年,将西藏尼洋河中下游、雅鲁藏布江山南市桑日县至林芝市米林县段纳入监测范围,扩展成“一江三河”监测区域。对此,杨乐表示:“扩大我区越冬水鸟监测范围具有更好的科研价值,这标志着西藏农区冬候鸟监测体系已经成型,相关监测结果为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更为完整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那么,越冬水鸟总数增多其原因是什么呢?参与该项工作的观测人员推测,除了自然增长,“一江三河”流域温和的气候和粗放的耕作模式为鸟类越冬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我区较大的环境容纳量为鸟类增长提供了更多可能。
监测调查工作一年进行两次
要跑遍鸟类的所有理论分布区
很多读者好奇,鸟类监测调查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为此,本报记者跟随杨乐进行了一天的体验。
清晨,天还未亮,人们沉浸在酣梦中。杨乐已经带着两个学生出发了,这一天他们的目的地是林周县和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卡孜水库和虎头山水库是水鸟天堂。
8点多到达目的地,天色尚早。这个季节,就算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还是难抵野外瑟瑟冷风,但他们顾不上这些。架三脚架,拿望远镜,用笔记本记录……每个人分工明确。
对于杨乐他们来说,鸟类监测调查工作一年要进行两次,即繁殖季和越冬季。目前进行的是冬调,在此期间他们要跑遍一江三河流域中鸟类的所有夜宿地和所有理论分布区。很多时候,他们要牺牲休息时间去做这项工作。
工作正式开始了,杨乐说:“开始数了。我负责地面上的,你负责空中的。”当记者听到这句有点惊讶,数鸟?面对记者的疑惑,杨乐笑着说:“鸟类监测工作就是这样的,很枯燥,习惯就好了。”就是这份枯燥的工作,他已经做了10余年,从最初的骑着自行车去野外,到现在,他说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
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绿头鸭、翘鼻麻鸭、红头潜鸭、渔鸥、凤头麦鸡、鸬鹚……杨乐不断念出看到的鸟的名字,一旁的学生迅速记录名称和数量,这些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与此同时,他还会教学生每一种鸟的外形特征,甚至辨别它们的鸣叫声。在整个过程中,他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告诉他们数数的一些技巧。
记者发现,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都是在心里默数,最后几个人核对数量。结果相差无几,这就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