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孔村:吃“生态饭”发“旅游财”

  • 中国西藏新闻网
  • 2018/10/31

【字体

德孔村村民扎西抚摸着自己亲手栽种的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面露笑容.JPG

德孔村村民扎西抚摸着自己亲手栽种的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面露笑容。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的确,有水的地方,就有蓬勃的生命,就有勃勃的生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紫外线强,空气干燥。对青藏高原而言,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德孔村绿荫密布的小道.JPG

图为德孔村绿荫密布的小道。

每年5月到10月,青藏高原进入雨季,在雨水的润泽下,草原青青如蓑,林木亭亭如盖,河流潺潺如泻,空气清新如甘,真可谓“绿衣满挂高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大地绿、环境好、生态美,正是藏族群众“耍林卡”的绝佳时候。林卡,意为世界快乐日,是藏族人最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期间,群众会来到林荫密布的地方,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尽情享受大自然。在珠峰脚下的日喀则市,一说起“耍林卡”的好去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东嘎林卡”,“东嘎林卡”这个“明星品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德孔村树林里的提示牌(大概意思:请保护卫生,不要随便扔垃圾).JPG

德孔村树林里的提示牌(大概意思:请保护卫生,不要随便扔垃圾)。

而“东嘎林卡”的位置正是在:德孔村。德孔村位于日谢公路沿线东嘎乡北侧,距离日喀则市区约15公里。全村有42户,人口210人。“我们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东嘎林卡,每年5月开始到10月结束,期间有很多游客来这休闲娱乐消费,村民出租帐篷和卖小吃,不用外出打工,自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德孔村党支部书记多吉占堆介绍说,“村里42户,家家都依靠这营收,每年每家有6至10万元收入,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村’。”

区区40多户的德孔村,竟然家家都能收入过万,人人都摘掉了贫困帽子,人们不禁好奇:这背后的“发财密码”何在?破解这一密码,需要探究德孔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德孔村一角。

 德孔村一角。

德孔村一角3。

荒滩里“长”出来的“人工氧吧”

出日喀则市区,沿日谢公路驱车北行约半个小时,一片茂林之地便出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东嘎乡德孔村。

琪玛党庆山脚下的德孔村一角.JPG

琪玛党庆山脚下的德孔村一角。

走在村里小路上,最突出的印象是那盎然的绿色,密密匝匝、高低错落,宛如穿梭在林木搭建的“隧道”里,林荫密布、郁郁葱葱,塔曲河静静流淌、溪水潺潺,一座座的农家小院般的房屋掩映在那醉人的绿阴里,别有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更令人惊叹的是,村里粗壮的树木比比皆是,有的树需要三四个人方能抱住,枝干嶙峋、盘根错节、密密麻麻,像古树一样。如此参天树木,很难想象竟生长在海拔3800多米的地方。

“这些大树都是人民公社时期栽种的,算时间,已经五六十年了!”多吉占堆说,“以前可不是这样。”

谁能相信,这里曾是荒滩戈壁,这里曾经飞沙走石,这里曾经鸟都少见。而今,这里在荒滩上筑起了“绿色走廊”。

德孔村绿化好似一颗水珠,折射的是村民几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开展植树造林的生动实践。

“我们村位置海拔高,过去一到冬季,四野俱沙,狂风袭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从人民公社开始,老百姓就开始种树,种树盖房子。”多吉占堆介绍说。

今年58岁的扎西,是土生土长的德孔村人,15岁时,他就开始种树了,可以说是德孔村老百姓“植树史”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这些树木“成长史”的陪伴者。

扎西告诉记者,过去的德孔村很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环境恶劣,难以生存。当时村里零星有点树外,唯一的绿色是河边的杂草。“但经常是,大风一来,满天沙尘,都不敢出门,更严重的是,庄稼会被沙子吞没,村民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小,穷得很。”

要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就得种树。但在高海拔种树,太难了。“再苦再难也得种。”扎西告诉记者,雨水一来,全村老幼齐上阵,开始忙活起来。“那时候条件艰苦,树苗是从树上砍下来的枝干,根本没有现在所谓的‘树苗’。”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德孔村的老百姓们持之以恒坚持种树,创造了骄人的成绩。“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种植,树越来越多,日积月累,就成了今天的样子。村里到处郁郁葱葱,就像一个‘人工氧吧’,环境大变样。”扎西说。时至今日,他还能清楚记得村里哪些大树是自己亲手栽种的。

几十年的战天斗地、接续奋斗,德孔村人通过实施种树绿化行动,成功实现了人进沙退、再造“荒滩绿屏”的壮举。

创“绿色财富”,小山村乐享“生态饭”

滴滴举止,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德孔村有了成片的树林,地绿了,天蓝了,雨多了,生态好了,德孔村人实现了“绿色涅槃”。

“这片荒滩之所以能变成绿洲,靠的是自力更生、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多吉占堆一字一顿说道。

琪玛党庆山脚下的德孔村一角2.JPG

琪玛党庆山脚下的德孔村一角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种树改变的不只是环境,也为群众带来了经济收入。在收获绿色的同时,德孔村将这些“绿色”逐渐打造成可持续提现的“绿色银行”,积极开展乡村林卡休闲旅游,大力发展“东嘎林卡”旅游品牌。

如今,德孔村家家都从“东嘎林卡”这个“绿色财富”中获益,户户都吃上了“生态饭”,发起了“旅游财”,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了。

在德孔村生活了58年,扎西也觉得这几年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去年东嘎林卡节,靠出租帐篷、卖炸土豆和啤酒饮料,他就赚了10多万元。“现在,我们村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我们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扎西高兴地说。

和扎西家一样,腰包里的“红票子”越来越多,生活越过越红火,村里还有40多户。

格桑普珍也是德孔村人,家里5口人,去年节日间,就赚了7万多。“以前家里收入主要靠去外地打工,收入也没多少,现在有了林卡,足不出户就能有不少收入。”格桑普珍告诉记者,“多亏村里有这么好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我才有机会在家门口致富。”

这样的例子,在德孔村比比皆是。“东嘎林卡”已经成为全村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1235元。就这样,德孔村,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无人问津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明星村”。

德孔村的实践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如果没有绿树成荫,荒滩就变不了绿洲;如果没有绿洲,村里就发展不了林卡;如果没有林卡,村民就发不了“旅游财”。昔日荒滩漠漠,今日绿洲蓑蓑,德孔村成功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为了让德孔村的生态美得以实现可持续维持,保证“东嘎林卡”长盛不衰,德孔村极其重视村里生态环境保护。如划定了村里饮用水源保护区,派专人管理;修建了2座停车场,既方便游客停车,又防止了乱放破坏草木;修建了4座公共厕所,保护林区环境卫生;积极推广清洁能源,鼓励村民使用污染少的清洁能源;指定专人管护植被,防止动物破坏等等。

“春有百花望秋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今的德孔村,贫困早已经成为“过去式”,小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三轮车等各样的交通工具随处可见,在宁静中尽显繁华更令人感叹。“随着林卡旅游的兴起,村里也有了大变化,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油灯变成了电灯,网络从无到有,出门有公路,进城有汽车,村里老百姓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了。”格桑普珍说。

传接力棒,“我要种树”蔚然成风,文明新风扑面来

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院内和房前房后的郁郁葱葱树木,58岁的德孔村村民格桑欣慰不已:“这些树都是我自己种的,长得很好。有了这些‘法宝’,沙尘没了,空气清新了,环境好了,自己住着也舒服多了。”

也许是植树历史的“基因沉淀”,在德孔村,种树、养树、护树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人都是自觉积极的植树人、养树人、护树人。每年植树时节,村里男女老少都会踊跃行动起来,自发自愿种树。

“这是我们村的历史传统!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家尝到了环境好带来的经济效益,种树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以前种树主要是为了盖房子,改善居住环境,现在种树主要是为了让生态越来越好,好吸引更多群众来这里耍林卡。村里那些老树是公社时期种的,小树、新树都是最近这些年村民自发种的。”多吉占堆解释说。

在德孔村村民看来,树不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会“下金蛋”的“母鸡”。为保护好这些“金疙瘩”,村里实行包片负责制,每户承包一片林地,自己种养管护。“自己包的这片林地绿意浓浓,来耍林卡的人自然就多,赚得也多。所以,家家户户像守护‘宝贝’一样,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林地树多、草多、干净、卫生。”扎西对记者说。同时,村里还设置了1名护林员,扎西就是这名护林员,“每天走走转转看看,不用担心人破坏树木,主要是防止一些牲畜破坏。”

“这些树都是我自己种的!”格桑普珍指着自己的片区告诉记者,“从种到养到管,都是我亲自张罗,草地也是自己管护。树越多,草越青,卫生越净,就能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

数十年如一日。现在,仅40多户的德孔村,其林木面积已经达到了1874亩。村里树木越来越多,植被越来越好,夏季时绿意盎然,空气清新,自然成了人们耍林卡的好地方。

生态好了,老百姓富了,跟着的是村里的文明新风油然而生。生态环境助力移风易俗,德孔村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喝酒、打牌、扔垃圾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元文明的生活方式。讲团结、讲友爱、讲互助、讲文明、爱家园也成了村风民情。以村里环境卫生为例,每周村里会自发地集体开展2次垃圾清理,人人随地丢垃圾的现象几乎为零,家家都有运垃圾的三轮车,村民自觉地会将垃圾运到指定位置。已经58岁年龄的格桑,虽然身体行动不便,但还是坚持把生活垃圾运到指定点。

2014年,德孔村被评为自治区生态文明村。“德孔村是‘种’出来的生态村!种树,让我们村别了贫穷,纳了富裕,来了文明。”格桑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如今,“东嘎林卡”的名气已经打响,生态、旅游、风俗和文明巧妙融合,好生态释放经济社会效益,德孔村也成为一个‘来了就会留恋的地方’。


上一篇:丁业现:确保全区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扎实推进 下一篇:发展生态旅游 促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