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生态村】南迦巴瓦峰下的生态家园

  •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麦正伟
  • 2018/10/25

【字体

远眺达林村.jpg

远眺达林村。

迎着九月的阳光,顺奔腾的雅鲁藏江布江而下,经机场、穿羌纳、过丹娘,一路赏着林芝秋日醉人的美景,记者来到了自治区级生态村——米林县派镇达林村。

完好的生态环境

达木村,紧紧依偎着中国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生态良好,风光秀丽脱俗,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雅舒适。雪山、峡谷、森林,构成了这里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

世界最高的河流、西藏人民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在奔腾1000多公里后,从朗县进入林芝,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向南倾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达林村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入口处。

提起这里诱人的风光,美丽的环境,达林村的村民们个个都好像是生态专家一样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果实满院的达林村村民院落1.jpg

果实满院的达林村村民院落。

达林,藏语意为“马儿的乐园。这里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一部分。村民们说,保护区南以高尤拉与丹巴江北部分水岭为界,北抵纳雍嘎簸雪山、迫龙藏布江和哽日嘎布山脉主脊,西自东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至白努弄巴和则巴弄巴西侧分水岭,东达哽日嘎布主峰,总面积达91.68万公顷。保护对象是:典型山地森林垂直带和从半湿润森林到半干旱高山草甸的各种植被类型,现生态现状良好。”村民们说,“派镇还对生态环境敏感区采取了网围栏防护、护林员巡逻等有效管理方式加以保护。”

“咱们达林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大家有目共睹。”达林村党支部宣传委员扎西谈起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图为达林村村民正在健身.jpg

达林村村民正在健身。

他说,“这些首先要得益于政府农房改造和生态村的建设。前些年,通过农房改造、饮水安全、人居环境等项目的大力实施和建设,不仅让达林村村民住上了宽敞、漂亮的新房,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还完成了村道的硬化,同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使群众走上了平坦的路,大大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村容村貌改善了,村里产生的垃圾怎么办?

“我们按照‘户收集、村处理’的模式,根据村里的实际,配备了2名环境保护监督员,对各村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成立了村级清洁卫生打扫队伍,建立了清洁卫生打扫制度和规章,配备了8个垃圾桶、1辆垃圾运输车辆,建设了垃圾池,指定专人负责清运垃圾。同时配备了专职的环境保护监督员,划定每家每户清扫区域,每周五由环境保护监督员进行检查监督。”扎西说,以前,一到秋收,村里农作物秸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田间烧掉,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空气质量,也破坏了土壤。特别是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推入河道、沟渠,影响了村庄环境。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治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设摊点的同时,采取秸秆还田、秸秆青贮、制作饲料等方法,消化农作物秸秆,提高了环境质量。

近几年来,达林村还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改造庭院围墙,开展村庄绿化,发展庭院经济,提高绿化覆盖率,美化村容村貌,共植树1000多株,成活率达到100%;绿化荒山荒坡荒地 20多亩,进一步美化了村里的环境。

走生态旅游致富路

达林村淳朴的村民,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在米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积极鼓励群众参与旅游、扎根旅游,通过参与旅游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果实满院的达林村村民院落.jpg

果实满院的达林村村民院落。

为使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米林县政府制定了旅游惠民资金实施方案,创造性地从旅游企业每张景区景点门票中抽出部分收入作为旅游发展惠民资金发放给景区内的农牧民,提高景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与旅游企业共同发展。扎西告诉记者,近几年,派镇农牧民群众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每张门票收入中享受到旅游惠民资金累计超过3000万元,达林村就有23户人家95人受益。

为促进当地人文特色和民族风情深度融合,达林村还大力发展民宿经济。2016年,由林芝市政府贷款507万元作为扶持资金,由达林村全村群众以户为成员单位入股投资,修建了达林村精品客栈。记者在达林村看到,该客栈占地面积约15亩,建筑用地约2500平方米,建有15栋小型精品贡布家坊、1栋公共空间和1栋独立活动室。游客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生意十分红火。

夕照南迦巴瓦峰.jpg

夕照南迦巴瓦峰。

“为进一步整合达林村现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旅游服务基础设施,2017年,米林县旅发委还实施了达林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从市级产业资金中投资90万元,新建了3座大门、导览牌、围墙、片石路面、绿化、坐凳、网围栏,并修建了村庄至精品客栈的挡墙、碎石路面等旅游服务配套附属设施。”扎西高兴地说,林芝市旅发委还组织实施了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完成了对达林村的免费WiFi覆盖工作,有效提升了达林村的整体旅游形象;达林村进一步把生态旅游发展优势进行串联,实现了旅游效益最大化。现有,全村有星级家庭旅馆14家,客房80间,床位200张,2017年,家庭旅馆增收达10万多元,村民们真正吃上了“生态旅游饭”,走上了生态旅游致富的路子。

藏汉联姻传佳话

为丰富旅游商品,全村村民自筹资金与外来投资者成立了“藏谷缘特色野生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起‘藏谷缘’合作社,不得不讲达林村直白自然村的扎西与小游藏汉联姻的民族团结故事。”随同记者采访的派镇干部王刚津津乐道地对记者说。

秋收后的达林村田园.jpg

秋收后的达林村田园。

2013年的三月,林芝桃花烂漫,春色迷人。来自西安的小游和她的同伴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脚下,开始了她们的徒步之旅。

经过一整天的旅行,小游和同伴们已筋疲力尽,向导吉美告诉她们:“今天的目的地快到了,就是前面那个村庄,今晚我们就借宿在那里。”小游和同伴们的目光都顺着吉美所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了几栋具有工布特色的藏式小楼。这里,就是米林县派镇达林行政村的直白自然村,全村只有3户人家,在野生核桃树和花椒树的掩映下显得毫不起眼。

小游挣扎着走到屋外大门口,在环视四周的那一瞬间她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位红衣僧人,红色的袈裟、清秀的面庞……

那天晚上,小游和同伴们就借宿在这个红衣僧人的家里,小游和他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他叫扎西,是古茹寺的僧人,因为家里在盖新房,暂时回家帮忙,而平时扎西都是呆在寺庙里。因为小游对藏传佛教和西藏民族文化很感兴趣,所以他们之间互相加了QQ。

第二天,小游和同伴们继续前行,直到旅程结束,到达派镇达索松村时,小游才想起“似乎扎西已经回到了古茹寺。”于是,在古茹寺,小游和扎西又一次见面了。后来,扎西问她:“愿不愿意和他的家人一起去山南、日喀则、拉萨等地旅游。”小游点了点头,欣然应许。

因为有共同的话题,一路上他们无话不谈。虽然那时的扎西汉语说得不是很流利,但她依然很喜欢和他聊天。经过这趟旅行,小游似乎对扎西产生了微妙的感情,但那时,扎西的身份又使她不敢多想。

突然有一天,扎西告诉小游,他还俗了。这个消息使得本来已经回归自己生活的小游心中荡起了涟漪。她再次来到了西藏,来到了大峡谷,来到了——达林村的直白自然村。后来,他们情定终身,走到了一起。

“因为从小就在寺庙里,还俗后的扎西对外面的生活显得很不适应,对前途也很迷茫。小游就带着他到内地,让他感受和适应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王刚告诉记者,在内地,扎西发现很少能看到西藏的产品,而西藏的产品,尤其是食品在他心里就是纯净绿色的代名词。他说要把家乡的特产带出大山,带出峡谷,带到内地。

扎西心想:“在村子里开办一个特色产品野生菌加工厂多好啊!既可以利用原产地的优势,又可以带动老百姓就业致富。”夫唱妇随,扎西的想法得到了小游的支持。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达林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修建厂房的一砖一瓦都需要从八一镇运进去,更甭提大型的机器设备了。对此,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起了100平方米的简陋厂房。然而,加工出来的产品没有品牌,销路也十分狭窄。这时,扎西和小游坚信,在政府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绿色食品的大环境下,只要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转变思路,升级工艺,就一定可以利用西藏的优势资源打开销路、开拓市场。

不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芝市委书记马升昌、市长旺堆和米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先后来到达林村调研,对扎西和小游的想法大力支持、积极鼓励。于是,扎西和小游联合达林村24户人家,申请成立了“藏谷缘特色野生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随即,破土动工建设了两期十万吨级的无菌厂房,一条全新的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生产线很快投入了生产。

达林村村民在开展文娱活动.jpg

达林村村民在开展文娱活动。

为了给产品赋予特殊的文化内涵,他们充分结合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林芝大峡谷地区工布特色的品牌“藏谷缘” 成功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注册,并获得了食用菌干制品的“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以及水果干制品、其他方便食品、调味茶、代用茶、调味料(风味汤料)的生产许可证(SC证)。全作社立足中国人传统饮食习惯,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对以松茸、羊肚菌为主的食用野生菌和高原特色谷物青稞、藜麦、苦荞,以及灵芝、天麻、手掌参、贝母、核桃、花椒、黑木耳、金木耳、三七、冬虫夏草以及高原水果、茶叶等多种野生或种植食材、药材进行综合深加工、包装,产品畅销往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造福了村里的百姓。

达林村直白自然村的扎西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达林村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国家有关规定是不允许在保护区内建任何企业的,那怕是没有一点污染的特色产品加工厂。”为此,他们打算把厂子搬到米林机场或八一镇等交通更为便捷的地方,通过招商引资扩大规模,带动就业,让父老乡亲得到更多的实惠。


上一篇:【高原生态村】花满庭院绿满山通夏儿女乐欢颜—记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 下一篇:【高原生态村】拉加里王宫脚下的明珠 ——访全国生态文明村曲松县下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