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第三极”科考色林错大本营

  • 转自:西藏日报
  • ​ 新华社记者 吕诺 王沁鸥
  • 2017/09/05

【字体

  碧蓝的色林错湖畔,近日搭起了十几个红红绿绿的帐篷。一些人抬着橡皮艇和各种测量仪器穿梭于帐篷和湖边。这些忙碌的人们,是正在进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江湖源考察队队员。

  刚刚拉开帷幕的此次科考共设三座营地,除了这座色林错南岸的湖畔大营,还有位于格拉丹东冰川区域的湖源大营和江源大营。湖畔大营是色林错考察区唯一的固定营地,海拔大约4500米。

  此次科考湖泊与水文气象考察队湖泊组的20余名队员,现驻扎于色林错湖畔大营。营地负责人王路介绍,这些队员正在进行获取湖泊沉积物的工作。从长达数米的湖底沉积岩芯,到湖底表层物质的样品,再到湖岸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的沉积物,这些都是解析湖泊现状、还原湖泊历史的一手资料。19日晚,气象组和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的多路队员抵达湖畔大营,届时,色林错湖畔将迎来科考启动以来的一次人员驻扎高峰。

  湖上作业时,考察队员需乘橡皮艇出湖,每艘橡皮艇长5米左右,可乘坐6至8人。从湖畔大营到湖上作业平台有25公里航程,需航行一小时左右。工作任务重时,队员们会在湖泊深处“漂泊”七八个小时,再在高达一两米的波涛中破浪而归,上岸已是午夜时分。

  色林错地处西藏自治区申扎、班戈和尼玛三县交界处,最大宽度45.5公里,长77.7公里,面积约为2391平方公里。

  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湖泊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就是色林错,其面积从1976年至今扩张了40%左右,现已成为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的扩张不仅会淹没低湖岸带的牧场,而且可能影响湖区道路通行。

  色林错流域面积45530平方公里,是西藏最大的湖泊流域,属于高原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290—321毫米,年平均气温0.8—1℃,年大风日数103—132天。此处河湖遍地,水文特征复杂,东北部和南部地区都有现代冰川发育,是湖泊补给的重要源泉。这一地区是“亚洲水塔”的核心区之一,是我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发源地。

  由于极为不便的交通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色林错流域水文、大气、植被和生态环境的观测研究仅开展了有限的工作,气象资料也多依赖于班戈和申扎的观测。此次科考将填补大量空白,积累重要数据和资料。

  色林错在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是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就在此处。湖畔大营附近,时常有藏羚羊等可爱的珍禽异兽前来“探访”——它们会向工作中的科考队员投来好奇的目光。

上一篇:全力抓好森林城市建设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确保森林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下一篇:刘云山会见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