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草原草业热点新闻盘点

  • 中国绿色时报
  • 2024/02/01

【字体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2023年,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四库”巨大功能,我国政府和林草部门推出多项举措,用实际行动精心保护我国宝贵的草原资源。

1.开展全国草原健康和退化评估

2023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全国草原健康和退化评估工作,解决长期以来我国草原健康和退化底数不清等突出问题,提高国土绿化科学性、精准性。

开展统一时点的草原健康评估,是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安排和实施中央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投资任务的重要依据,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通过抽样调查获取草原生态现状数据,将监测指标空间化和全图斑赋值,对照评估参照系进行草原健康和退化定量评估,计算草原健康和退化等级。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掌握草原健康和退化面积、分布、结构、等级等情况,为编制草原保护修复规划、修复治理项目设计、草原监督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撑。

甘肃阿万仓草原 王辰摄

2.持续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工作

2023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推行草原休养生息为主线,持续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草原法》修订工作。二是持续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实施草原种草改良5190万亩以上,落实任务上图入库管理,开展工程绩效评估。启动草原鼠虫害绿色防控示范试点。三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深入开展草原变化图斑抽查核查处置,适时约谈典型违法案件。开展草畜平衡示范试点,对草畜平衡制度落实成效进行监测评价。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草原承包管理和确权登记。四是科学利用草原,创建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指导规范重大项目、保供煤矿使用草原审核,稳妥推进“草光互补”试点。积极推进草原公园和国有草场试点建设,挖掘新一批“红色草原”。研究规范草原碳汇交易。

3.首期草原主题“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在内蒙古开讲

第29期“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在内蒙古开讲,主题为“生态草种培育与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这是大讲堂开播以来首期以草原为主题的直播培训活动。

本期大讲堂聚焦生态草种培育与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围绕野生草种质驯化与选育技术、内蒙古草种扩繁与典型模式、旱生牧草选育与生态应用技术、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及应用、典型草原割草场可持续刈割与培育技术等专题进行线上授课。

4.草原生态系统首套专用碳汇监测设备落地内蒙古

2023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典型草原退化打草场和严重退化放牧场,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草原碳汇自动测定系统安装并投入使用,实现对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包括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生态系统呼吸和总初级生产力原位高频连续自动测定,并开展基于过程的草原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及碳通量监测。

5.全国草原普法掀热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6月组织各地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以“依法保护草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深入宣传草原法律法规及相关草原保护修复政策,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草原和依法保护草原的氛围。

6.聚焦红色草原探讨绿色发展

2023年7月21日,来自林草、生态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生态为基 贵在高水平保护”“产业为要 重在高质量发展”“民生为本 旨在高品质生活”三个话题,探讨红色草原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十四五”时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推行草原休养生息为主线,科学利用草原,创建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规范草原碳汇交易,稳妥推进“草光互补”试点。同时,还将积极推进草原公园和国有草场试点建设,挖掘新一批“红色草原”。

7.三北地区草原保护修复和荒漠化防治座谈会召开

2023年7月,三北地区草原保护修复和荒漠化防治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召开。会上,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英俊、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教授董世魁、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员丁勇等专家学者答疑解惑,交流草原保护修复的新观点、新方法。

8.《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发布

《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2012—2022)由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编著,全书共3部分33章,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草原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建设必要性,生态文明背景下草原分类分区体系构建、草原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建设、草业发展与保障体系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等,从理论技术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分类论述。

蓝皮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全面展现了近10年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提出了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措施,是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

9.《无土草毯》国家标准实施

《无土草毯》(GB/T 42778-2023)国家标准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标准规定了无土草毯生产的基质质量、生产技术、质量分级、起运及包装和无土草毯基质质量检测方法,对无土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环保安全性等核心指标进行了限定,适用于无土草毯生产。

草皮直铺在城市绿化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但传统有土草皮起草时必须携带2—3厘米土壤,对土壤耕作层造成一定破坏。无土草毯生产主要利用秸秆、稻壳、蘑菇渣、锯木屑、蔗渣、椰壳、粉煤灰及污泥等农林废物或城市固体垃圾作为基质生产草皮。2000年以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等单位开展了无土草毯生产的基质筛选、混配、基质厚度以及无土草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相关成果为该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10.我国明确“其他草地”按照农用地管理

2023年,自然资源部修订印发《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依据国土空间的主要配置利用方式、经营特点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国土空间用地用海类型进行归纳、划分,采取三级分类体系,共设置24个一级类、113个二级类及140个三级类,并将各地类与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进行对应。

作为一级地类,草地对应为农用地,细分为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3个二级地类,意味着包括“其他草地”在内的所有草地都按照农用地管理。

此次修订印发的《分类指南》明确,该指南适用于国土调查、监测、统计、评价,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土地审批、供应、整治、督察、执法、登记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包括“其他草地”在内的所有草原保护监管执法、草原修复治理、用地审批等工作,都须按照该《分类指南》执行。

《分类指南》的出台,实现了土地分类标准与《土地管理法》《草原法》的有效衔接,对规范草原管理、推动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历史性意义。

11.两部门协同推进革命文物与草原生态保护

2023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建好红色草原,协同推进革命文物与草原生态保护。

2022年8月,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公布首批12家红色草原名单,指导支持红色草原充分发掘资源优势,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积极推进草原生态建设保护,促进“红绿”融合发展,一年来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8月,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首届红色草原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对红色草原建设工作进行总结。

2023年暑期,红色草原成为广大群众旅游、研学的热门目的地,红色草原保护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王辰


上一篇:国家林草局部署2024年10个方面重点工作 下一篇:西藏八宿细化防火“点线面”立体管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