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回来了 开启越冬之旅 西藏黑颈鹤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 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 2023/11/01

【字体

开栏语

黑颈鹤是全球15种鹤类中,唯一一种在高原地区繁殖和越冬的鹤类,也是分布在我国的9种鹤类中,唯一的中国特有鹤类,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青藏高原湿地的“风向标”,黑颈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生态好不好,看鸟就知道。”为展现我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让更多人关注黑颈鹤这一珍稀物种,西藏商报推出“‘高原精灵’黑颈鹤的生态之旅”特别报道,共同开启一场跟随黑颈鹤的越冬之旅。

近日,拉萨迎来了第一批越冬的老朋友“黑颈鹤”。每年3月中旬,黑颈鹤会从越冬地——雅江中游河谷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流域的“一江两河”地区,飞去羌塘北部草原繁育后代;10月中下旬又从繁殖地——那曲的班戈县、申扎县、嘉黎县,阿里的日土县、普兰县,日喀则的昂仁县及拉萨的当雄县返回到越冬地。黑颈鹤的成群迁徙停歇或繁殖,正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最美注脚”。

全区均有分布 

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黑颈鹤是上世纪70年代在高原上发现的第15种鹤类物种,当初估计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到上世纪末统计种群数量约4200只。自治区林草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区黑颈鹤生存环境(含繁殖和越冬环境)的不断改善,黑颈鹤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全区7地市均有分布,夏季种群数量约为10600只,冬季越冬的种群数量约为11200只,占中国黑颈鹤总数近三分之二。”

近日,拉萨市林周县已经迎来了今年首批飞抵越冬地的黑颈鹤,一共有58只,它们主要栖息在虎头山水库和卡孜水库。据当地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黑颈鹤到达越冬地的高峰期在11月中下旬。在越冬地,黑颈鹤喜欢在河谷农田里觅食,特别是没有翻耕的农田,里面残存的青稞等粮食种子是黑颈鹤喜欢的食物。

根据2020年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黑颈鹤夏季种群数量为10646只,排名前三的是那曲市(3449只)、日喀则市(2488只)和阿里地区(1464只);2022年冬季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调查显示,在我区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为11175只,排名前三的是日喀则市(6442只)、拉萨市(3648只)和山南市(581只)。

完善管理体系 

强化栖息地保护

据悉,按照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总体目标,我区已建立47处自然保护区、4处国际重要湿地、2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9处国家森林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43.2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5.94%,三江源、羌塘、珠穆朗玛峰、高黎贡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冈仁波齐-玛旁雍措6处典型区域已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自治区林草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黑颈鹤重要繁殖地涉及的珠穆朗玛峰、羌塘、色林措、玛旁雍措和麦地卡等地都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色林措、玛旁雍措、麦地卡和扎日南木措都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越冬地也已建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

2018年,全区决定实施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规划,搬迁群众中涉及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色林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解决当地群众生活困难和高原草场退化问题的同时,将更好的生存空间还给黑颈鹤等野生动物。同时,占全区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自然保护地区域成为了保护地、禁止开发区,保护了黑颈鹤在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和越冬。

强化宣传教育 

提升全民保护意识

“为了更好地对黑颈鹤进行保护,我们会在黑颈鹤越冬期间进行专门巡护,清除潜在隐患、杜绝偷猎行为,时刻关注和掌握自然保护区新动态。同时,在黑颈鹤经常活动的区域建立了多个投食点,采取不定期喂食、巡护员监管的方式,为黑颈鹤打造了一个食物充足、活动安全的栖息环境,使得保护区内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多。”林周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林周县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受伤野生动物的救护,生物多样性在林周大地生动体现。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黑颈鹤生存环境保护力度。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监测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生态保护宣传等工作。广大农牧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多方保护下,黑颈鹤及其栖息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数量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

此外,我区还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宣传方式,通过短信、以案说法、巡回宣讲、发送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大“一法一办法一决定一意见”相关法律法规进基层、社区、农村牧区、农贸市场、餐饮店、机关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提升参与保护黑颈鹤等野生动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上一篇:我国湿地保护重心将从增加数量转向提升质量 下一篇: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解读《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