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展现美丽中国新容颜 ——以“三北”工程为代表的我国荒漠化防治成就综述

  • 2023/08/22

【字体

   2013—2022年,我国春季(3—5月)沙尘天气年均8.5次,比20世纪60年代年均20.9次明显减少。社会公众明显感受到,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持续好转。

  通过持续、有效治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双减轻”,沙区生态状况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态势,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态势。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称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中国荒漠化防治实现了沙区生态和经济状况持续改善,形成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模式,将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力,全面展现美丽中国的崭新容颜。

  重大工程改善沙区生态和经济

  走进陕西省榆林市高西沟村,绿树掩映、流水潺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市林木覆盖率仅有0.9%的荒凉景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从1950年筹建陕北防沙造林林场,到“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先后实施,国家和地方生态治理项目不断推进。如今,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积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36%。陕北沙地由黄变绿,位于三北地区的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三北地区横贯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份,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

  “三北”工程是我国启动实施的第一个大型生态建设工程,1978年开始实施,分3个阶段8期工程进行建设,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万里“绿色长城”。

  以“三北”工程为代表,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新调查显示,全国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比10年前分别减少7500万亩、6488万亩和7890万亩,沙区、石漠化地区植被平均盖度分别增加2.6个、7.9个百分点,重点沙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良好生态更为沙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沙区通过适度发展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沙产业,增加了就业机会、拓展了增收渠道,实现了防沙治沙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

  樟子松、云杉、沙棘……放眼望去,层次立体、搭配丰富的林木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是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

  在近几年绿化造林中,沙棘成了主力树种,栽种面积28万亩。每年,采摘沙棘果约5000吨,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当地企业年产沙棘果汁、原浆等产品3万多吨、产值2亿多元,形成了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经济林产业链。

  “三北”工程绿色惠民富民成效卓著,工程区经济林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一些重点地区涉林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50%以上。

  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动人故事因防沙治沙而愈加生动。

  探索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模式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防沙治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已成功探索出一条展现中国智慧、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

  在科学理念引领下,重大生态工程为荒漠化防治筑牢了坚实根基。

  辽宁省彰武县是“三北”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建造了我国第一片樟子松引种固沙林,在辽西北地区营造了宽2公里、长171公里的防护林带,向科尔沁腹地推进了13公里,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南侵。 

  “三北”工程累计治理沙化土地面积5亿亩,工程区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亿亩,工程区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度达59%以上,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工作,在系统治理、可持续发展、近自然恢复等科学治理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持续推进“三北”工程、完成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由此,荒漠化系统治理的科学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立足当地实情,各地已成功探索出多种有效防治模式。

  内蒙古磴口县采取先固沙后造林、片带结合、多带配置等方法,构建防风阻沙林体系。在农区套区以乔木为主营造农田防护林,在乌兰布和沙区以灌木为主营造防沙固沙林,在沙漠绿洲区营造生态、经济兼用型多功能经济林。其中,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成功探索出“窄林带、小网格、低耗水”模式,全县推广56万余亩,林草覆盖度已增至37%。

  各地因地制宜,创造出以公路治沙、农田防护林网等为主的防护型模式,以草方格沙障技术、飞播造林固沙技术等为主的治理型模式,以光伏治沙、沙区中草药开发等为主的开发利用型模式,展现出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智慧。

  以系统治理理念为引领,沙区更加注重综合治理技术。

  早期,防沙治沙技术措施往往单一采取挡沙墙、草方格等物理措施,喷洒黏土、土壤固沙剂等化学措施,或种草种树、保护恢复天然植被等生物措施。现在,为达到长期治理的目的,综合治理技术已成主流。

  内蒙古总结完善“锁边林带”治理沙漠技术模式,采取“流沙固定、乔灌并举、封沙育草”乔灌结合治理流沙的综合技术措施,成功控制沙丘前移,“绿带锁黄龙”已成现实。

  全国涌现出一批系统治理的典型案例,如全域治理的典范内蒙古乌梁素海、林草建设的标杆河北塞罕坝、全流域治理的样板甘肃石羊河等。

  完善严密法治和严格制度,为荒漠化防治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荒漠化防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在完成前两期的基础上,三期(2021—2030年)已正式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相关制度、规划也相继出台。

  2022年12月,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

  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已于2001年出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荒漠化防治专门立法的国家。

  顶层设计为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基本遵循,确保全国荒漠化防治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

  防沙治沙需要勇担使命、久久为功

  荒漠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水文调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对于人为活动不频繁的原生沙漠、戈壁等自然遗迹,强化保护,避免人为干预。对于人为活动较为频繁但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以及因保护生态的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有计划地实施封禁保护。对规划重点治理的沙化土地,坚持系统观念,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阻止沙化土地进一步扩展。

  过去,一些条件较好、治理容易的沙化土地已得到初步遏制;未来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立地条件更差、难度更大,单位面积所需投资更高。同时,荒漠化地区大多位于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持续造血功能相对薄弱。

  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38.61亿亩,占国土面积26.81%;沙化土地面积25.32亿亩,占国土面积17.58%;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4.19亿亩,占国土面积2.91%。与2014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113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000万亩。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不进则退”的历史关键期,越到治理后期,难度就越大、时间也更长,更加需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为高质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日前已由国家林草局正式印发。

  全国林草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治理重点、坚持科学治沙等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在实际工作中,将从组织实施相关规划、加强植被保护、组织实施工程项目、完善制度政策、提高调查监测和应急管理能力、引导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履行公约等方面,全方位、多举措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持续巩固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上一篇:首个全国生态日,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深意 下一篇:《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尽显生态之美